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合隆镇

合隆镇

即今吉林农安县南合隆镇。旧属长春。《吉林乡土志》:“大合隆,地据新开、伊通二河之中,昔日修河成功,立此名以镇之。其后有小合隆设立,因此命名为大合隆。”


(1)在吉林省农安县南部。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合隆,人口 9120。取吉祥意而名。1949年为合隆区,1956年改镇。1958年改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有汽车配件、酿造、纤维、化工等厂。长白铁路、302国道经此,合米、合怀、合双等公路在此交会。(2)在重庆合川市北缘,北邻四川省。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场,人口 3000。地处合川、武胜两市县交界地,为昔时要冲,集市兴旺隆盛,称兴隆场。又因重名,以合川兴隆之别,故同存取之,名曰“合隆”。明洪武年间成集市。清雍正年间已具场镇规模;乾隆置兴隆场,后归来苏里;光绪为鹤鸣镇辖场。1926年建兴隆乡,1932年改为镇,1941年复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为乡,次年因重名更为合隆乡,1992年复置合隆镇。2001年炉山镇并入。产稻、小麦、玉米、甘蔗、土烟,蜜橘、椪柑享有声誉,为全市干果(银杏、核桃、板栗)、蚕茧基地之一。有页岩砖、汽车修理、饲料等厂,与武胜县万隆镇一溪之隔,为市境西北部较大的农贸物资集散地。212国道经此,与潼合公路和人民沟水库支路相连。古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明代石室墓群等。


猜你喜欢

  • 承天门

    唐长安宫城的正南门,也是太极宫的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内莲湖公园莲湖南岸偏西的南侧。隋开皇二年 (582) 建,初名广阳门,仁寿元年 (601) 改名昭阳门,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顺天门,神龙

  • 得胜坡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时改为县佐。

  • 飞狐道

    ①古道路名。东汉筑,为飞狐口谷道之延长线。在今河北蔚县县东至山西大同间。《后汉书·王霸传》:建武十三年(37),“诏霸将絁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 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即此

  • 尹家市

    亦名永嘉场。即今四川铜梁县南永嘉镇。清光绪《铜梁县志》卷2:尹家市“在县南九十里”。

  • 陈宋口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周德威闻(刘)西上, 自幽州引千骑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 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

  • 李兆麟将军墓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内。李兆麟(1908—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奉天辽阳小荣官屯(今属辽宁灯塔)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

  • 南安镇

    ①在今福建武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98武平县: 南安镇 “在县南。唐置镇,与武平俱属长汀县。五代时,王闽改置武平场,南安遂废”。②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唐代于此置南安县。《方舆纪要》 卷

  • 系舟山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为滹沱河、汾河分水岭。《寰宇记》卷42忻州秀容县:“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在县南四十里。”即此。又称小五台、丛蒙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绵亘于定襄、忻州、阳曲三县市交界处。相传

  • 汀州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洪武二十四年(1391)辖武平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年(1466)增设上杭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 八万亮寨长官司

    明洪武三年(1370)改亮寨长官司置,属湖广辰州卫。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寻属靖州卫。后废。永乐元年(1403)改置亮寨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