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山

台山

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霸州:台山“在州东三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鼎峙”。后因河水所冲, 皆成平陆。

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台山列岛。《明史·地理志》 福宁州:“东南滨海,海中有嵛山、台山。”又见清《海国闻见录》图。

③在今福建闽清县城西南。《方舆纪要》卷96闽清县:台山在“县西南一里。山势平衍,其状如台,县之主山也”。

④在今江西分宜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台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顶平夷,广数亩若台”。

⑤一名荆山、亭台山。在今甘肃灵台县北。《魏书·地形志》:鹑觚县有亭台山。《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台山“在灵台县东北一十里。山多奇木异禽,甘泉秀石”。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五十四里。《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台山“层峦叠嶂,迥出诸山。前有松溪,后有桃溪, 山界于中,二水绕而西下入松阳县境”。


猜你喜欢

  • 抚州府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元至

  • 岳池县

    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置,属果州。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北四十里顾县镇。《寰宇记》 卷138岳池县: “以境内岳池水为名。” 开元二十年(732) 移治今岳池县西北六十里旧县铺。天宝初属南充郡,乾元

  • 赤鼻逻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资治通鉴》:南朝齐中兴元年(501),萧衍起兵攻建康,“王茂、邓元起、吕增珍进据赤鼻逻”,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衍起兵攻建康,命王茂等进据赤鼻

  • 巴兰河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北,松花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巴兰河“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源出巴兰窝集,南流入混同江”。松花江左岸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钦定盛京通志》:“国语(满语)巴兰,形势也。”

  • 雩都峡

    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雩都县: 雩都峡在 “县西北五十里。峡长而险,前临大江,岩壁陡绝,约二十余里,为县之噤喉。《志》 云,峡中有米沙洲,长二百余丈,其沙三角,与常沙异,色最白

  • 剑潭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角,基隆河湾形成的水潭。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引 《台湾志略》: “剑潭在北淡水大浪砅社二里许,番划艋舺以入,水甚阔。有树名茄冬,高耸障天,大可数抱,峙于潭岸。相传荷

  • 大桴山

    一作大浮山。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6蕲州“鼓角山”条下:大桴山“在州东北六十里。有九十九湾。实罗州故城之祖山也”。

  • 隆虑山

    亦名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西汉置隆虑县,即以此山为名。《后汉书·吴汉传》: “及青犊破,而尤来果北走隆虑山。” 即此。东汉改名林虑山。古山名。又称林虑山。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西汉更始二年(

  • 扬门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

  • 袈裟岩

    在今贵州平坝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123平坝卫: 袈裟岩“削壁千仞,如展袈裟。其相接者又有包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