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骊山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治所在丞县 (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贞观元年 (627) 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
即子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刘裕伐司马休之于江陵,“使其壻振威将军东海徐逵之统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为前锋,出江夏口”。即此。又称子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
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清一统志·科尔沁》:合河“蒙古名和尔。……又东经右翼前旗、后旗地,入因沁插汉池”。
在今福建清流县西南。明嘉靖 《清流县志》 卷2: 渔沧隔山 “在县西南罗村里,其峰峭绝”。
即嚣。或作敖。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殷本纪》: “帝仲丁迁于隞。” 又 《水经·济水注》 引皇甫谧 《帝王世纪》: “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 近年在郑州市内发现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商代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碣山 “在县东五十里,峰峦峭拔,林谷深邃”。
清置,属怀远营。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设千总驻防。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元和志》 卷2同州朝邑县: 苦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其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谚云 ‘苦泉羊,洛水浆’”。《新唐书·高宗纪》: 永徽二年 (651),“以同
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林逢镇。元废。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东婪凤(林逢)。元废。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5西秦录: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