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八万洞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古州长官司。
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古州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古州长官司。
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古州长官司。
在今乌克兰东南部。《元史·速不台传》:太祖癸未岁(1223),攻钦察,“又至阿里吉河,与斡罗思大小密赤思老遇,一战降之,略阿速部而还”。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应劭曰: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故县以是名。” 东汉建安末为宕渠郡治。南朝宋废。②南朝宋改垫江县置,为东宕渠郡治。治所即今四川
春秋时邾地。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二十里。《左传》: 襄公四年 (前569),臧纥 “侵邾,败于狐骀”。杜注: “狐骀,邾地。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即“骀上”。《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年):“邾人、莒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永平镇一带。《元和志》卷3永寿县: “武德二年分新平县南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寿原西置永寿县,因原而名。”《寰宇记》卷31永寿县:“永寿原旧名广寿原,避隋炀帝讳改为永寿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四川总督。治所在巴塘(今四川巴塘县)。民国傅嵩林《西康建省记》:“康地在川滇之边,故名曰督办川滇边务大臣。”统辖四川打箭炉厅(今康定县)及所属各土司和西藏的康都。辖境相
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置,属南豫州。治所在赭圻城 (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里)。以南陵戍为名。陈于此置北江州。隋开皇九年 (589)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春州置,治所在阳春县(今广东阳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通井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大历二年 (767) 属遂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射洪县。②元至元十
三国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北。西晋后废。(1)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北。属安定郡。西晋后废。(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2年由陕西省绥德、米脂、清涧三县之间的西川地区
明置,属威州。在今四川金川县。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土舍莎罗奔归诚。雍正元年(1723)改置大金川安抚司。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大象山”条:白田山“在马头江南。晋初郡守严高尝欲迁郡治于此。其地产蕉可为布,有蕉岭、蕉坑、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