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固庄
即今山东淄博市(张店)东北二十六里卫固镇。清嘉庆《长山县志》卷1《市集》:卫固“在县(今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六十里”。
即今山东淄博市(张店)东北二十六里卫固镇。清嘉庆《长山县志》卷1《市集》:卫固“在县(今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六十里”。
①西汉置,属梁国。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属沛国。《后汉书·盖延列传》:建武二年 (26),盖延伐刘永,“永弃军走谯,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而彭城、扶阳、杼秋、萧皆降”。东晋废。②南朝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方舆纪要》卷28泾县:五城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五峰环绕,势若城郭。东曰蓝山,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旧安吴县址也。其西曰郭山, 自九华峡岭至此,高数百丈,为县西南巨镇。其东北为寨山,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南安军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改为南安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南安军为路,属江西行省
旧名汉祖渡。又名冶坂城。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造浮桥于冶坂津”。《水经·河水注》 引《魏土地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舆地纪胜》卷83随州:云公城“在应山县东七里。高六丈。东临澴水”。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高明县:千岁山在“县(治今明城镇)西南三十五里。形势突兀,高百余丈,周十余里”。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建文四年(1402)徙治蔚州(今蔚县),永乐元年(1403)又徙治通州(今北京市通县),后徙治今左卫镇,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
又名陇坂、陇山、陇首。即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今陕西陇县、宝鸡县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后汉书·隗嚣传》:建武八年(32),“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秀市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丰城市镇:秀才埠墟“在县东南六十里”。
西魏置,治所在方城县(今河南方城县)。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