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水
亦名长沙水。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玲珑山,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 长沙水 “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东注于巨洋。后人堨断令北注浊水,时人通谓浊水为阳水,故有南阳、北阳水之论”。元于钦 《齐乘》 卷2:南阳水 “古人……堨断使北注浊水,今复东流十五里合建德水入巨洋”。
亦名长沙水。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玲珑山,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 长沙水 “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东注于巨洋。后人堨断令北注浊水,时人通谓浊水为阳水,故有南阳、北阳水之论”。元于钦 《齐乘》 卷2:南阳水 “古人……堨断使北注浊水,今复东流十五里合建德水入巨洋”。
南齐置,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梁改为东随郡。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属司州,辖境约在今湖北省随州、广水二市相邻地区。梁改置东随郡。
即今福建武平县西北贝寨。明初移永平寨巡司于此。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又名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是俄国通过《中俄密约》在我国领土上修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动工,二十九年(1903)建成。中东路干线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长1481公里;南满支线从哈尔滨经长春、奉
即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之沭河。《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东莞县:“术水南至下邳入泗,过郡三,行七百一十里。”注引师古曰:“术水即沭水也。”
东汉改冶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晋废,其地滨海,为我国通交趾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古县名。东汉改冶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会稽郡。晋废
西晋改故且兰县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南齐为南牂柯郡治。梁以后废。古县名。三国蜀改故且兰县置,约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一带。为牂柯郡治。西晋属牂柯郡。南朝齐为南牂柯郡治。南朝梁废。
又称北齐石柱或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石柱村。石柱有“标义乡义慈惠石柱”刻铭及“大齐太宁二年”题记。《石柱颂》约三千余字,记述了北魏孝昌元年(525)至永安元年(528)间,杜洛周、葛荣起义及其
即今安徽蚌埠市。《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蚌埠集 “在凤阳县西北五十里,界灵宝、怀远两县,水陆交冲。本朝乾隆五十四年,由县城移主簿驻此”。(蚌bèng) 即今安徽省蚌埠市。为水陆交通要冲,清乾隆三十一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5新化州:“彻崇山在州治(今县西北新化)北五十里。林木蓊郁,岩石峻险,延长一百五十里。路险人迹罕至。下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