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市

南市

①即羊市。为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南。《太平御览》 卷191引 《洛阳记》 曰: “南市在大城南。”

②本隋丰都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唐改为南市。

③即大同市。为隋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南部。


区片名。(1)在天津市和平区西北部。泛指荣业大街、东兴大街、建物大街与荣吉大街、清和大街、华安大街交会处。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商人云集于此,形成市场。因位城厢以南,故称南关市场,简称南市。旧时为“三不管”地带。建国后逐步改建为繁华的农贸、商贸市场。1984年建有南市食品街、南市旅馆街,形成“双城醉月”景观,为“津门十景”之一。(2)在上海市原南市区北部。东、东南濒黄浦江,范围约相当于今人民路、中华路所环绕的地区和十六铺一带。南市名称出现约在清道光年间上海开埠以后,系指原上海县旧城厢的商市,相对于当时北面租界的商市“北市”,而开始称为南市。老西门、大兴街一带商业繁荣,有城隍庙、豫园等著名旅游地。


猜你喜欢

  • 太原郡

    ①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置,治所在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水经·汾水注》:“《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西汉

  • 晋平郡

    南朝宋泰始四年 (468) 改晋安郡置,治所在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七年 (471) 复名晋安郡。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置,治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属扬州。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东部和南部

  • 金线闸

    在今山东梁山县戴家庙运河东岸。《方舆纪要》 卷33东平州: “金线闸在州西北,即张秋镇河东岸也,有巡司戍守。”

  • 寿阳坪

    亦作受阳坪。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明史·白圭传》:成化初,镇压刘通(千斤)义军,“通奔受阳,谋走陕西”。

  • 临江县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忠县。《寰宇记》 卷149忠州: 临江县 “本以临川江为名”。王莽改为监江县,东汉复为临江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临江县 “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

  • 观音堂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 《村镇》:有“观音堂集”。清光绪《商丘县志》卷1 《市集》:“西面有观音堂,离城四十里。”

  • 硝河城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硝河乡西硝河城。清置固原分州于此。民国初并入固原县。

  • 济阳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济阴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 废。②南朝宋侨置,属马头郡。治所在

  • 三曲滩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十五里。明尝移白沙巡司于此。

  • 金釜山

    在今四川蒲江县南八里。《寰宇记》 卷75: 蒲江县有金釜山。《方舆纪要》 卷71蒲江县: 金釜山 “下有盐井,亦以金釜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