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容县

华容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废。后复置。北周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大业初属巴陵郡,十年(614)移今治。唐属岳州,垂拱二年(686)改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容县,移治今华容县东南十五里檀子湾。北宋至和元年(1054)还治今华容县。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一说在监利县北)。属南郡。南朝陈废。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取道华容北归。梁太清二年(548年)封杜幼安为华容县侯。(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邻湖北省。属岳阳市。面积 1610 平方千米。人口71.4万。辖1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为孱陵、华容县(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华容故城)地。三国吴(一说西晋)析孱陵县置南安县,治今城关镇,属南郡。西晋称安南县,属南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华容县,因袭相近今湖北省界汉华容县之名。《太平寰宇记》华容县:“取古华容城以名之。”初属岳州,大业中属罗州,后属巴陵郡。唐属岳州或巴陵郡。垂拱二年(686年)改称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容县;次年县治迁至潭子湾(在今县城东南)。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迁回今城关镇。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2年属益阳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8年属岳阳地区,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向洞庭湖分流的华容河、藕池河东支呈西北—东南向流贯县境,并分出众多支汊,串联大小20多个湖泊,构成江南水乡景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苎麻、黄麻、豆类为主,盛产鲜鱼、蚕茧、莲子、甘蔗、茶叶。林产有杉、柳、桑、竹等。矿产有花岗石、高岭土。工业有丝织、油毡、酿酒、化肥、农机等。有岳常、华石等公路。长江、华容河、华洪运河常年通航。纪念地有华容烈士陵园。古迹有车轱山、七星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石沟城

    明筑,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八十里石沟驿。

  • 南阳水

    亦名长沙水。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玲珑山,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 长沙水 “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

  • 赵屋岭

    即今山西壶关县南赵屋村。《清一统志·潞安府》: 赵屋岭 “在壶关县南六十里。上有铁矿,及产赤白石脂”。村以岭名。

  • 铁门关

    ①明置,属迁安县。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铁门关 “在县西北百里,距关二里即遵化县界之李家谷口。《郡志》: 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与铁门关齐”。②

  • 五氏

    亦名寒氏。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邯郸县西。《春秋》:定公九年(前501),“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杜注:“午,邯郸大夫,寒氏即五氏。”古邑名。又

  • 昂吉泺

    即鸳鸯泊。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明罗洪先 《广舆图》 (据元朱思本 《舆地图》 增补) “朔漠图” 幅标昂古里脑儿于兴和 (今河北张北县)

  • 沸井

    在今江苏丹阳市南。《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嶷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 即此。《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沸井” 条引 《舆地志》:“庙前井四,腾、涌、惊、沸,二清二浊,觱沸之声,昼夜不绝。

  • 布特哈旗

    1934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扎兰屯(今内蒙古扎兰屯市)。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改设扎兰屯市。旧旗名。19

  • 滇南胜境关

    即今胜境关。在云南富源县东十六里,云南、贵州交界处。《清一统志·曲靖府》: 滇南胜境哨 “在平彝县东十五里,接贵州普安州界。有坊题曰 ‘滇南胜境’,为滇黔分界处,设有哨兵。自黔至此,山始平坦”。界坊今

  • 禅陵

    汉献帝刘协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孝献帝纪》: 三国魏青龙二年 (234),“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 “ 《帝王纪》: ‘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