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省镇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1945年沧源设治局曾迁治于此。傣语 “勐” 为地方,“省” 为荨麻,意即荨麻多的地方。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1945年沧源设治局曾迁治于此。傣语 “勐” 为地方,“省” 为荨麻,意即荨麻多的地方。
旧名新添关。在今贵州贵阳市城东南。清檀萃 《黔囊》: “贵阳之东五里为图宁关。关踞高山,有茶亭使馆,所以迎皇华之使。”
一作傅家池集。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护驾池乡。《清一统志·深州一》:傅家池集“在州东南五十里。旧受滹沱河水, 自河北徙,池亦淤塞。今名干河崖。明初置巡司于此,后裁”。
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南、太仓市西北之七浦塘。《方舆纪要》卷24常熟县:七浦塘在“县东南七十里。《旧志》云:塘北通白茅港,西通阳城湖,南入崑山县境。今东南接昆山、太仓界,遇白茅浦塞,县境诸水, 皆由此以入海
唐置,属羁縻充州。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充州。后废。
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永乐江附近。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属长沙国。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福为容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五年(前112年)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置, 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后改为水池县。
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哭泉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南部、小额木特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3.9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醴泉
一名峡。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苍峡“在府南百二十里。两岸青山回合,建溪经其间,转折而东南出”。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
①即今河北临漳县南二十五里张村乡。明正德《临漳县志》卷2有张村集。②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南张集乡。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南五十二里有张集。”③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四十四里张集乡。清属谷城县,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