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刘宋镇

刘宋镇

又名刘宋屯。即今河北香河县东南三十里刘宋镇。《清一统志·顺天府四》:刘宋屯集“旧有土堡,今圮”。


在河北省香河县东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宋,人口 3600。传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金掳去黄龙府,曾留住于此,故名留宋,后谐音为刘宋。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工艺制品、农机修造、汽车配件、木器加工等厂。为香刘公路终点。


猜你喜欢

  • 沙钵城守捉

    唐置,属北庭大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上双河街。《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

  • 龙桥镇

    金置,属三原县。即今陕西三原县治。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三原县治此。(1)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桥,人口300。明代成圩。原名干桥市,因圩北

  • 止戈镇

    北宋置,属洪雅县。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二十里止戈镇。在四川省洪雅县北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止戈,人口3000。以驻地止戈街得名。1949年为止戈乡,1958年改止戈公社,198

  • 罗目山

    亦作罗蒙山。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寰宇记》 卷74罗目县: 罗蒙山 “在旧县北二里。俗语讹呼为罗目山”。罗目旧县在今峨边彝族自治县 (沙坪镇)。后罗目县移治今峨眉山市南,其附近之山亦名罗目山。《

  • 朱阳郡

    北魏太和十四年(490)置,治所在朱阳县(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朱阳关镇)。孝昌二年(526)废。西魏大统二年(536)复置,属东义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废。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置,治朱阳

  • 胜邓洲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的棉兰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从葛葛僧祗四五日行,至胜邓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 大棘

    ①又名棘城。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西晋元康四年(294)鲜卑慕容廆由徒河之青山迁都于此。《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②又名棘壁。春秋宋邑。

  • 矿岭关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玉山县: 矿岭关 “在县西北。又县北有广平、鸦山二隘,路通徽、饶。《南行记》,玉山县北有矿岭、柴门、蜈蚣三关。矿岭道出上饶柴门,蜈蚣道出饶州府德兴县”。

  • 青鹤观

    即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陕南县治此。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