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

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旧属绥远省。原驻地在今准格尔旗西之西营子乡。1948年迁驻沙圪堵。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据民国 《绥远通志稿》 说: “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作准格尔。” 故鄂尔多斯左翼 (前旗) 称为准格尔旗。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邻接陕西、山西两省。属鄂尔多斯市。面积 7539 平方千米。人口27.2万,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8%。辖3镇、25乡。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明洪武初属东胜卫,天顺年间蒙古族入牧,正德五年(1510年)由鄂尔多斯万户统之。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左翼浩齐特、克里野斯部为主,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扎萨克初驻扎勒谷。《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至乾隆年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道光年间旗增设大卿(后转音为达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部界牌地分段划给河曲县和府谷县。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改属绥远省。1950年准格尔旗政府成立,原河曲县管辖的马刚区划入,旗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54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将黄河北岸一、十四区划给萨拉齐县(今土默特右旗)。1996年迁治薛家湾镇。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河流经北、东境。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糜谷、豆类、胡麻、荞麦、马铃薯等。特产海红果,畜产牛、马、绵羊、山羊。矿产有煤、硫铁、铁、石灰石、铝土、油页岩等。工业以采掘煤炭、硫黄为主,并有建材、化工、电力、地毯、果品、啤酒等厂。丰准铁路终点,109国道、呼大公路经此。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城遗址,明建准格尔召。


猜你喜欢

  • 浮梁州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浮梁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浮梁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浮梁县置,治今江西省浮梁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和浮梁县。明洪武初降为县。

  • 莫邪岛

    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镆鎁岛。《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 莫邪岛 “昔人捕鱼于此,得宝剑,因名”。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岛旁居人多慕姓,疑是慕家岛之转音也。”

  • 河北屯

    在今河北香河县东南。清末 《畿辅舆地全图》 香河县图: 东南有河北屯。

  • 安静长官司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镇雄军民府。治所在落角寨(今云南威信县北四十里旧城镇)。清初废。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北。属镇雄府。清废。

  • 珠勒都斯河

    一作朱勒都斯河。即裕勒都斯河。为开都河上游。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珠勒都斯河 “即古鹰娑川。河有二源:一源出珠勒都斯山麓,为小珠勒都斯河; ……一源出哈喇库尔山北麓,为大

  • 古兜山

    俗称百峰山或北峰山。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一》:古兜山“在新会县西南八十里。最高峻,东与厓山相峙,西与新宁县百峰山相连,有峰曰汤瓶咀”。古称百峰山,当地称北峰山。在广东省台山市与江门市

  • 桢陵县

    西汉置,属云中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东汉改名箕陵县。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东汉改名箕陵县,末年

  • 启东县

    1928年由崇明县析置,属江苏省。治所在汇龙镇(今江苏启东市)。以滨江滨海,取“启我东疆”之意。1989年改设启东市。旧县名。1928年析崇明县置,治今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1989年撤销,改设启东市。

  • 三节镇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三节镇“在金堂县七十里。父老相传,以为其地接三界首之间,故名。谓东接潼州铜山县界,南接简州阳安县界,西接本军本县界”。

  • 铁林山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0光州商城县: 铁林山 “上有铁林寨,昔人尝避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上有铁林寨,古时避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