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冷水镇

冷水镇

即今河南栾川县西北四十五里冷水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三年(1864)二月,“葛承霖驻冷水镇,顾北路”。


(1)在浙江省磐安县西南隅,西、南邻缙云县。面积41.5平方千米。人口 9300。镇人民政府驻田心,人口610。1950年分为缙云县潘潭乡、磐安县雅塘乡,1953年潘潭乡划属磐安县,1956年二乡合置冷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7年置镇。产香菇、茶叶、蚕茧和中药材等。有石英、萤石等矿。商贸兴旺,以香菇贸易为盛,有县最大的香菇市场。公路通县城。(2)在江西省贵溪市南部。面积152平方千米。人口 5900。镇人民政府驻冷水坑,人口 3140。地处武夷山林区高山溪谷中,山高水冷,因名。1950年设冷水乡,后改设垦殖场、林场。1985年复设乡,1993年改设冷水镇。产稻、油菜籽等。为县重点林区。有地板、竹木加工等厂。贵溪银矿驻此。鹰厦铁路、文耳公路经此。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3)在河南省栾川县中西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冷水,人口290。因山高水凉得名。1974年析建冷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矿藏丰富,主要有钼、钨、铅、锌、铜等。钼、钨矿储量大、品位高。有钼选厂、钼铁厂和铅锌矿。公路接洛卢公路。(4)在湖北省钟祥市西部偏南。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冷水铺,人口 3340。早年此地开有小店铺,又有诸山涧冷泉经过,故名。建国初为冷水区。1958年设冷水公社,1987年设镇。西北为山区,东南属丘陵。主产稻,为市重要产粮区之一,兼种油料作物、棉花。矿产有磷石、滑石、高岭土等。有机械、砖瓦、石灰、滑石、磷肥、建材等厂。水力资源较丰富。皂当公路经此。(5)在湖南省宁远县东部、宁远河(冷水)上游。面积197.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冷水铺,人口 2150。镇以驻地冷水铺得名,以其处冷水河岸开铺得名。1950年属第五区,1953年改为第二区,辖冷水、上宜、东城三乡。1958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分为三公社。1982年分别改乡,1995年冷水、东城、上宜、云潭四乡合并建冷水镇。主产稻、甘薯、板栗、油茶。有农机修配、陶器、副食品加工等厂。设有圩场,为蓝山、嘉禾、宁远三县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名胜古迹有宋代古泠道城旧址、桃花岩。(6)在陕西省白河县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塔,人口300。以冷水河得名。1949年设冷水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月儿、川河二乡合并设冷水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油桐、芝麻、柿子、龙须草、核桃、柑橘。有铁、石灰石、绿松石、石棉等矿,特产绿松石,为珍贵翠玉,古称碧瑱,又称“月儿石”。襄渝铁路、安白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承天门街

    亦名天街。又名天门街。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正南门外大街。唐岑参 《秋夜闻笛》 诗云: “天门街西闻捣帘。”

  • 茅津

    亦名陕津、大阳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春秋时,在茅戎境内,故名。《左传》: 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又称

  • 怀远砦

    ①北宋庆历三年(1043)改怀远城置,属德顺军。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偏城附近。《宋史·地理志》 德顺军:怀远砦“东至镇戎砦六十里,西至得胜寨三十里,南至张义堡四十里,北至镇羌砦二十七里”。金以后废。②北宋

  • 朝郏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夏邑县境。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左传》: 成公十八年 (前573),郑伯“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夏邑县境。《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年):郑伯侵宋,

  • 哈屯河

    今俄罗斯鄂毕河上游支流卡通河。清何秋涛《朔方备乘》 卷26: “哈屯河有二源,东曰喀喇河,西曰噶老图河,合为纳尔噶河。东北流鄂依满河入之。又东北流扎尔满河入之。折东流达尔钦图河自西南来会。又东北流始曰

  • 双瑞岩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双瑞崖“旧属永福县,其形如狮,岩在其口,深数十丈,中有佛像,皆石乳所凝结”。

  • 归思州

    亦作归恩州。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在履博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思练镇)。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属桂州所领羁縻州。治履博县(今广西忻城县东思里堡)。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一带。

  • 龙堂镇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二十五里北龙堂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曲周县图:东北有龙堂镇。

  • 祥州

    ①北宋政和三年 (1113) 置,治所在庆符县(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方舆纪要》 卷70庆符县: 迎祥山 “宋置祥州以此名”。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西北地。宣和三年 (1121) 废。②辽兴宗时以铁骊

  • 大渔泺

    又作大鱼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金史·地理志》:抚州柔远县有“大渔泺”。又《太祖纪》:天辅六年(1122),“追辽主于大鱼泺”。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