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隆寺

兴隆寺

又称南大庙。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之西南。旧址为唐渤海国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但大石佛犹存,故称石佛寺。清康熙初重建,称为兴隆寺。咸丰十一年再次重建。有院落三重,规模宏敞。今存马殿、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五殿。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矗立着渤海时期的佛教建筑石灯幢。殿前有重修兴隆寺碑记和渤海时期大型佛教石刻。


又称南大庙。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西南。建于清康熙初年,是一组清代寺院建筑。旧址为渤海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刹灭,但大石佛等犹存,故又称石佛寺。据《宁安县志》记载:“兴隆寺原有三重佛殿,道光二十八年大火焚毁部分殿宇,咸丰五年开始重建,咸丰十一年建成。”今存马殿、关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五殿。原有禅堂、配殿和钟鼓二楼,今皆不存。大雄宝殿是九脊庑殿式建筑,木构斗栱结构,前后三斗四栱七铺作,左右三斗四栱五铺作,四角是三面转角檐。是黑龙江地区仅有的清初木构斗栱建筑。五重殿经修缮彩绘,保持原貌,现已辟为历史文物展览室。三圣殿内有“琢而小之”的渤海大石佛,殿前台下有清代石狮。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矗立着有名的渤海时期佛教建筑石灯幢(石灯塔)。殿前有重修兴隆寺碑记和渤海时期大型佛教石刻。马殿右前方尚有迁来的清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父虽哈纳的墓碑。

兴 隆 寺


猜你喜欢

  • 弥勒湾

    即今云南丘北县东南天星乡。《清一统志·广西州》: 弥勒湾 “在弥勒县境。自临安府阿迷州陇希寨东流六十里至弥勒湾”。

  • 照阳关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北安德镇西。《清一统志·镇安府》: 照阳关 “在归顺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接小镇安界”。清赵翼 《照阳关》 诗中云: “危崖如削铁,横列截前路。间道无可寻,陡壁孰能赴。”

  • 琼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乾宁军民安抚司置,属广东省。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二年 (1369) 降为琼州。三年 (1370) 复升为琼州府。辖境相当今海南省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 蒙里站

    元置,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乌石镇西北。元置,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

  • 阿瓦提县

    1930年置,属新疆阿克苏行政区。治所在阿瓦提庄(今新疆阿瓦提县)。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面积 13258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阿瓦提镇

  • 上岩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方舆胜览》卷53眉州:上岩“去中岩五里。唐末有佛刹号垂拱寺。相传岩下龙听僧讲经于此, 由是建寺”。《方舆纪要》卷71青神县:上岩在“县东北五里,又五里为中岩”。北为南之讹。

  • 鄂斯

    一作鄂什。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高宗实录》: 乾隆二十七年 (1762) 七月乙亥,谕曰:“永贵等奏称,额德格讷阿济比所属鄂斯等处,为额尔德尼占据。” 即此。

  • 呼伦贝尔自治省

    1945年1月置,治所在海拉尔 (今内蒙古海拉尔市)。1946年3月改称呼伦贝尔 (临时地方) 自治政府。1948年1月改为呼伦贝尔盟,属内蒙古自治政府。1949年4月与纳文慕仁盟合并设呼伦贝尔纳文慕

  • 廆山

    一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 · 中次六经》: 廆山 “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 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 青泥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七年 (212),“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即此。《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青泥池 “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 亦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