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王府
五代南汉置,并建都于此。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北宋开宝四年(971)改为广州。
五代南汉置,治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为南汉国都。北宋开宝时改为广州。
五代南汉置,并建都于此。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北宋开宝四年(971)改为广州。
五代南汉置,治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为南汉国都。北宋开宝时改为广州。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冷坑镇。清乾隆《梧州府志》卷2墟市:怀集县有冷坑墟。
唐开元十六年(728)改赤水军守捉置,属河西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元和志》卷40凉州:大斗军“因大斗拔谷为名”。后废。唐军镇名。开元十六年(728年)以赤水守捉改置,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因
在今新疆富蕴县东北。为额尔齐斯河上源东支源。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一源为华额尔齐斯河。……丹津多尔济传云:雍正九年,准噶尔贼由华额尔齐斯至索勒毕乌拉克沁谋掠喀尔喀,谓此河也”。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嶍峨州。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年(1289)废。
①在今上海市静安寺前。因昼夜沸腾,故又名沸井。俗称海眼。清末围以石栏,题为“天下第六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妨碍交通,拆去石栏,加盖于井上,铺为路面。②在今河南内乡县西。《方舆纪要》 卷51内乡县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 置,属荆州。治所在信陵县 (今湖北秭归县南)。魏灭蜀后,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 (今四川巫山县)。西晋咸宁元年(275) 改为建平郡。太康元年 (280) 灭吴,将两建平郡合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德县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元属大同路。明初废。古县名。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德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明洪武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又称孝感支线。自湖北孝感至长江埠。长31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即褒斜道之东口。《续汉书·郡国志》: 武功县有斜谷。《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228) 春,“杨声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 (234) 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