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山县

兴山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七年(643)移治太清镇(今湖北秭归县东北茅坪镇)。天授二年(691)移治古夔子城(今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北宋开宝元年(968)移治昭君院(今兴山县西南)。端拱二年(989)移治香溪北(即今兴山县南二十四里高阳镇)。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五年(1090)复置。明正统九年(1444)废。弘治三年(1490)复置。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92年12月徙治古夫镇(即今兴山县)。


在湖北省西部。属宜昌市。面积 2328 平方千米。人口18.5万。辖6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古夫镇。汉秭归县地。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析秭归县北境置兴山县。据清光绪《兴山县志》,因“环邑皆山,县治兴建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省。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治今秭归县界,属归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入秭归县,元祐五年(1090年)复置,属归州。南宋末移今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省入巴东县,成化七年(1471年)复置,属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宜昌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宜昌专区,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1970年属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县治由高阳镇迁至古夫镇。地处鄂西山地,北部属大巴山,南部属巫山,西部的仙女山,海拔 2426 米,为县境最高峰。香溪纵贯中部,有高岚河、汀坪河、凉台河等支流注入。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玉米、薯类。并产柑橘、核桃、茶叶、油桐、生漆、乌桕等,尤以夏橙、露仁核桃著名。盛产杜仲,还有天麻、金钗、灵芝等中药材。矿产有磷、萤石、硫铁、银钒、煤等。工业有采矿、水电、化工、森工、建材、食品等。209国道、白峡、宜秭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宝坪昭君故里、高岚风景区、白羊寨等。


猜你喜欢

  • 固关

    亦作故关。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固关 “在井陉县 (今城关镇)西南四十里,接山西平定州界。旧曰故关,自山西道出井陉,此为控扼之要,自昔置关于此”。明正统二年 (1437) 修筑

  • 层台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层台乡。二十七年(1394)废。

  • 大卤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

  • 石榴关

    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九十里。《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石榴关去天水县九十五里。”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4成州:“石榴关,防把秦州陇城县,入东柯谷路,并向北马寨, 入永川谷路。”

  • 公馆墟

    ①即今广东茂名市西公馆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南“六十里公馆墟”。②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公馆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合浦县图:东有公馆墟。

  • 淳化镇

    ①北宋淳化五年 (994) 置,属上元县。即今江苏江宁县东淳化镇。明清设巡司于此。②金置,属博兴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北四十里。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东部、宁镇山脉西端。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

  • 九曲溪

    ①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河。《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九曲溪在县东北三十里。萦回九折,流合大溪(汀江)。”②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九曲溪“在县南三十里。出县西四十里三保山,东

  • 喀喇昆 (崑) 仑 (崙) 山

    一作喀喇阔鲁穆岭。在新疆西南部及克什米尔东北部,向东延入西藏北部。清道光 《拉萨厅志》卷上 《山川》 作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者,突厥语黑石块之义。

  • 酒泉郡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治所在禄福县 (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注引应劭曰: “其水若酒,故曰酒泉。” 师古曰: “旧俗传

  • 涂坊

    即今福建长汀县南涂坊乡。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汀连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