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侯官县

侯官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或内蒙古境。后废。

② “侯” 一作 “候”。东汉末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西晋为晋安郡治。隋开皇九年(589) 改为原丰县,十二年 (592) 改为闽县。唐武德六年 (623) 复分闽县置,属泉州,治所在今闽侯县东南侯官镇。八年 (625) 废。长安三年 (703) 复置,仍属泉州。贞元五年 (789) 移治今福州市,为闽州治。元和三年 (808) 又废。五年再置,属福州。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改为闽兴县,永和元年 (后唐清泰二年,935) 复旧为长乐府治。五代汉乾祐元年 (948) 为福州治。元为福州路治。明、清为福州府治。1913年3月和闽县合并为闽侯县。

③东汉置,为张掖属国治。治所约在今甘肃高台县境。后废。


古旧县名。侯,又作候。东汉末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建安郡。西晋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原丰县,十二年易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分闽县置,属泉州。治今福建闽侯县驻地甘蔗镇东南侯官镇,八年废。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又置,仍属泉州。贞元五年(789年)移治今福州市。元和三年(808年)又废,五年再置,属福州。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改为闽兴县,永和元年(935年)复侯官县。元侯官县与闽县同为福州路治。明、清同为福州府治。自唐贞元后,辖州、路、府治西境。1913年与闽县合并,改设闽侯县,取闽、侯官二县首字为名。1933年仍分闽侯县置,治今闽侯县西北白沙镇。1934年复与闽县合并为闽侯县。


猜你喜欢

  • 武昌镇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南。清康熙 《武昌县志》 卷2: 武昌镇 “县东南六里。古昌乐院旧址。今废”。

  • 循江

    即今广东龙江、东江。《元和志》 卷34兴宁县: 循江 “西自河源县界流入,西去县五十里”。即今广东省东江。

  • 纸桥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清史稿·越南》:光绪九年(1883),“刘永福与法人战于河内之纸桥,大破法军,陈斩法将李成利,越王封永福一等男”。

  • 盛乐城

    即西汉定襄郡治成东县故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为鲜卑拓拔部及所建代国和北魏初年国都。《魏书·序纪》: 始祖力微三十九年 (三国魏甘露三年,258) “迁于定襄之盛乐”。始祖之子昭

  • 罗湾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钥岛。1935年命名罗湾岛。1947年改名南钥岛。

  • 桑阿镇

    即今山东冠县东桑阿镇。北宋于此置桑桥镇。清道光 《冠县志》 卷2 《镇堡》: “桑阿镇在县东三十五里。”在山东省冠县东南隅。面积112.3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桑阿镇,人口2300。因植

  • 亮马台 (臺)

    一作晾马台。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清光绪 《丰镇县志书》 卷1: 亮马台 “距城一百二十五里”。

  • 夷牢水

    在今贵州遵义市北。《元和志》卷30播州遵义县:“夷牢水,经县北一里。”《寰宇记》卷121遵义县:“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县北一里,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即乌江)。

  • 涂 (塗) 水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②即今湖北咸宁市淦河及武昌县金水。《水经·江水注》: “涂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县

  • 校书堂

    即三鳣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东汉杨震之讲堂。又称三鳣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东汉杨震隐居、教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