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休屠县

休屠县

西汉太初三年(前102)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北六十里四坝乡三岔古城。西晋废。北魏复置,属武兴郡。隋又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北。为武威郡北部都尉治。太初三年(前102年)伐大宛,发卒屯于此以卫酒泉。西晋废。北魏复置,属武兴郡。隋又废。


猜你喜欢

  • 毕喇彦山

    又作毕朗吉山、毕兰山、毕勒言山。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南。《清一统志·吉林一》:毕朗吉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九百里,混同江南岸。高五里,周七十里”。

  • 水帘石堡

    即今陕西彬县西北水帘乡。《清一统志·邠州》:水帘石堡“在州西十里明岨山上。南北朝时,土人凿以避兵,依山直上数丈,入石洞中,有石乳丈余,透出山顶”。

  • 塔尔巴什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蒲犁: 塔尔巴什 (庄) 在 “城东一百六十里”。

  • 高洛村

    在今河北涞水县东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义和团会集于此,烧毁本村教堂。在今河北省涞水县东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聚集此村,烧毁位于该村的天主教堂。

  • 土僚长官司

    元代置,属乌蒙路。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大关二县境。土僚亦作土老、秃老、秃剌,为族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废。

  • 罗东堡

    即台湾宜兰县东南罗东镇。清末 《台湾地舆总图》 宜兰县舆地说略: “东南二十里曰罗东,旧设巡检,已裁。”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日本侵占台湾后,曾发生抗暴斗争。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罗东镇。为太平

  • 绍兴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绍兴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简称越。在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南岸。面积 7901 平方千米(市辖区101平方千米)。人口433.5万(市辖区61.1万)。辖越城区和绍兴、

  • 清阳门

    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城门。《晋书· 秃发傉檀载记》: 义熙二年 (406),后秦拜傉檀为凉州刺史,镇姑臧,原刺史王尚 “出自清阳门” 前往迎接。《晋书· 秃发利鹿孤载记》 记姑臧

  • 善财洞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部。雍正 《浙江通志》 卷14引吴莱 《甬东山水古迹记》:“梅岑西为善财洞, 峭石��足, 泉流渗滴, 悬缨不断。”

  • 杨彼县

    又作杨彼县、阳彼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为褒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东南五十四里溪木小村。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大姚县。属姚州。天宝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