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伏陆县

伏陆县

唐武德元年(618)于伏陆城置,属鄜州。治所即今陕西甘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甘泉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洛交县置,治今陕西省甘泉县。“取伏陆城为名”(《元和郡县志》),一说“有阿伏斤谷水,源隐伏于川陆,故名伏陆”(《太平寰宇记》)。属鄜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甘泉县。


猜你喜欢

  • 图尔库勒海

    即今新疆伊吾县西北托勒库勒。《清一统志·镇西府》: 图尔库勒海 “在府城东三百里。周回五十里。源出天山北麓,西北流五十里,潴为大泽,即古盐池海也。天山北之水,以巴尔库勒、图尔库勒为最大”。

  • 合江州

    ①南宋置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元改为合江州长官司。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合江县置,属重庆路。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大桥乡西。寻改为合江县。南宋置,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

  • 山丹县

    北魏改删丹县置,属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隋大业初复为删丹县。宋入西夏。元至元初复改为山丹县,属甘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明改为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又改置山丹县,属甘州府。

  • 方山镇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十里,青弋江东岸芳山。旧属宣城县。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方山镇“距城六十里”。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方山,人口1870。因南邻方山得名。

  • 平远千户所

    亦作平虏守御千户所。明弘治十四年(1501)以旧豫望城置,属固原卫。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南予旺镇。清康熙五年(1666)并入镇戎所。

  • 礼贤县

    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江山县置,属衢州。治所在今浙江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元至元十三年(1276)复名江山县。古县名。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江山县迁治礼贤镇,县亦改名礼贤县,治今浙江省江

  • 狮溪口

    即今贵州桐梓县东北狮溪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桐梓县: 狮溪口在 “城东北四百里”。

  • 灵关河

    即今四川宝兴县南之宝兴河。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6天全州:灵关河“在州西北。自董卜界发源,流经灵关,合多功河入雅州”。

  • 阜平县

    金明昌四年 (1193) 置,属真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阜平县。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复置,移治王快镇,在今阜平县东南五十里。后又移治今阜平县

  • 孙氏镇

    即今河北文安县南二十五里孙氏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文安县图:南有孙氏镇。在河北省文安县南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孙氏,人口 3670。传因孙氏娘娘死后葬此得名。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