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齐
一作额里齐。即今新疆和田市。清于此置和阗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置和阗真隶州。1913年置和阗县。1983年置和田市。
一作额里齐。即今新疆和田市。清于此置和阗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置和阗真隶州。1913年置和阗县。1983年置和田市。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涡阳县置,属谯州。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二里芮集。大业初改名山桑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涡阳县置,即今安徽省蒙城县。属谯郡。大业初改名山桑县。
①亦作䍧牱郡。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置,治所在故且兰县 (今贵州黄平县西南,一说在今贵阳附近)。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三国蜀汉以后逐渐缩小。西晋时治所在万寿县
在今江苏扬州市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钞关 “在江都县南门外。为水陆要冲。有关差驻扎”。
又名六墟桥镇。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陆区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1:“陆墟市在县西四十七里富安乡。”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西有“六区桥镇”。
即钱清江。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南、绍兴市西北。《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顾)全武执(董)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即此。《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胡三省注:“西小江出诸暨,至钱清渡而东入于海。”
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南湘竹。明嘉靖 《宁州志》 卷8: “湘竹铺在安乡十三都。” 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 义宁州东南有湘竹坪。
即南泽镇。今江苏江阴市南之南闸镇。清光绪 《江阴县志》 卷2: 南闸镇 “宋明以来,夏港深通,置闸于此,故称南闸”。(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部,南临白马湖。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
即今山东高唐县西南赵寨子乡。为往来要路。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西南有赵寨集。
唐置,属雅州卢山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雅州有晏山城。
清康熙六年(1667)改江南左布政使置,寄治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乾隆二十五年(1760)治所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及江苏洪泽湖以西、以南地区。1949年分置皖北、皖南两行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