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巴县

丹巴县

1914年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地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丹巴县。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正释·七十九·西康三十六县名义》:丹巴“包括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及旧屯地,命名丹巴,集三土司属之首字也”。“丹巴”,藏语意为“山谷岩城”。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4659.1 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1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章谷镇。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首字成今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章谷屯,属懋功直隶厅。1912年置丹巴设治委员。1913年置丹巴县,属西康屯垦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格勒德沙”(藏语意为“少数民族”)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北高原山地区。东有邛崃山,大雪山绵亘西部。大金川、革什扎河自北入,与东来小金川、西南来东谷河均汇流于中部章谷镇附近,称大渡河,西南流出境。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及豆类。苹果、花椒、石榴、康巴松茸闻名。有铅、锌、镍、大理石及绿柱石矿,云母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有云母、大理石开采加工、农机、印刷等工业。小丹、刷八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松安寺、里然龙寺、天然石英壁画及“白人戏水”自然景观。有党岭山红军石刻标语。


猜你喜欢

  • 陈阳镇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六十五里杨滩乡。明置陈阳巡司。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裁。

  • 焦家镇

    一作焦家巷。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盩厔县: 焦家镇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 三岔子

    ①即今吉林白山市东北三岔子镇。清末置巡检于此。梅辑铁路有支线(浑三支线)至此。②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东北。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三岔子地方,此地系二十道与二十一二道等沟交尾之所。日俄战时,

  • 关中

    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历史上大小不一: (1)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改作:

  • 淮山

    亦作维山。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淮山,淮水所出,东至中庐入沔。”

  • 思顺州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在安宁县 (今广西柳江县西南)。北宋庆历四年 (1044)废。唐置羁縻州,治安宁县(今广西柳江县西南、忻城县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忻城二县间地。北宋庆历四年

  • 万顷原

    在今甘肃临夏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60河州:万顷原“四望宽平,居民稠密,其上又有重台原。《志》云:州东西百里,南北五十里。唐及五代俱名广大原,昔时番汉所驻牧地也”。

  • 龙口市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设龙口特区。1946年改设龙口市。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1950年撤销,并入黄县。1986年撤销黄县,复设龙口市。在山东省东北部,西北濒临渤海。烟台市代管。面积889平方千米。人

  • 乐兴县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古州。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 伊犁九城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四十五年(1780)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即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惠宁城(地名巴彦岱,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绥定城(地名乌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