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淄县

临淄县

①秦置,为临淄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后项羽封田都为齐王,西汉初封庶长子肥为齐王,皆都临淄。西汉为齐郡治。东汉作临菑,为齐国和青州治。南朝宋和北魏为齐郡治。北齐移齐郡治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废临淄入益都。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青州。大业初属北海郡。唐属青州,徙今淄博市东北临淄镇。金属益都府。元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69年撤销临淄县,并入淄博市。

②南齐侨置,为齐郡治。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镇。梁废。


古旧县名。又作临菑县。秦置,治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区北)。为临淄郡治。“城临淄水,故曰临淄”(《水经注·淄水》)。西汉为齐郡治,是东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手工业有冶铁、制陶、纺织等,设有铁官、服官,“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东汉为齐国治,又是青州治。东汉末,由于战争破坏,逐渐衰落,但仍是东部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西晋永嘉五年(311年),青州刺史曹嶷以临淄城大难守,于城东南筑广固城(今青州市西北),绝涧深隍,甚为险固,为青州治,临淄遂失一州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北魏、东魏仍为齐郡治。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青州。大业中属北海郡。唐、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临淄城在唐后期已残破不堪,遂迁县衙于故城南墙外,改筑新城,即今临淄城。今临淄城明筑,清代多次重筑。1958年并入益都县。1961年复置。1969年撤销,设立淄博市临淄区。


猜你喜欢

  • 大中集

    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 店口市

    即今浙江诸暨市北五十六里店口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2: 店口市 “在六十一都义士桥东。旧在中里 (原注: 即今中村),明万历间移此”。

  • 香盖寺

    唐建,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唐韩翊有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诗。在今安徽省宁国市西。唐韩翃有《留题宁川香盖寺壁》诗。

  • 湍县

    南朝陈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隋废。

  •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公会齐侯盟于蒙”。西汉置蒙阴县。②战国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

  • 沅水驿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沅水驿在“州城南二里”。

  • 宝方山

    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62武冈军: 宝方山 “在济川门外。有岩洞八所,一栖真,二上屏,三太保,四朝阳,五迎阳,六芙蓉,七隐仙,八花乳,龙甲、神像皆滴乳所成”。

  • 貍轸

    即貍脤。在今山东曲阜市西南。《公羊传》: 成公十七年 (前574),婴齐 “归至于貍轸而卒”。即“貍脤”。

  • 莽张店

    即今河南罗山县南莽张乡。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莽张店,南四十里。”

  • 黑山威福监军司

    简称黑山监军司。西夏置,为十二监军司之一。治所在黑山 (今宁夏中卫县北二十五里黑山嘴。一说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南狼山隘口; 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龙首山口)。元改置兀刺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