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营

东营

①原属山东垦利县。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附近盛产石油。1982年设东营市。

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东营在“县东三里。又县西二里有西营,俱嘉靖二十五年置”。


集镇名。(1)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部、泰山路东侧。属辛店街道办事处。人口 2950。据考,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聪、王明、王瑞兄弟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因传唐李世民东征时曾在吴家营安营扎寨,此村方位居东,故取名东营。1962年华北石油勘探局驻此,打出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产稻、小麦。有水泥预制厂和建筑公司等。有传统农贸市场。辛河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胶州市东南部。属营海镇。人口 1620。传郑江、郑海兄弟逃荒到此立村,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取名郑家营。在明代是胶州海上堡垒,设有烟墩、炮台抗击倭寇和海盗,明、清水师曾驻此。因与西营相邻,后改为东营。经济以农、渔为主。特产有“菲律宾蛤”。有饵料加工、海洋捕捞、造船、冷藏、纸盒、皮鞋、木跟等厂及鱼虾养殖场、盐场。有东营渔码头和盐码头与外地相通。(3)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北临琼州海峡。属灵山镇。人口860。原东营镇人民政府驻地。镇名源于东港。传清顺治年间,当地渔民常从东边的东港往广西北海市和广东湛江市做生意,时惯称北海市为北营,霞山市为西营,因东港在东边,故称东营。地处南渡江出口处。主产稻、甘薯、花生、蔬菜等。淡水养殖较发达,其中江蓠菜种植较出名。有渔业。有公路接琼文线公路。


猜你喜欢

  • 三河口镇

    ①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河口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东有三河口镇。②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当洛水、渭水入黄河之口。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华阴县:三河口镇“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在湖北省麻城市东

  • 会农县

    ①唐渤海国置,为穆州治。治所在今朝鲜庆源南龙北洞。辽徙治今辽宁岫岩县东南洋河附近。金废。②辽置,为穆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南洋河一带。后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北道庆源南龙北洞。辽

  • 金川河

    又名大金川水。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游。《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金川河 “源发松潘厅西北髦牛徼外,北由绰斯甲布土司及杂谷厅从噶克丹坝各土司境,南流入金川土司境,过绥靖屯而西,至崇化屯收功噶山水,历马尔

  • 泰来县

    1917年改泰来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泰来溪 (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泰来县 “土名泰来气屯”,故名。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9年复属

  • 龙帝峡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宋史·太宗记》:雍熙三年(986),“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即此。

  • 洪沟镇

    在今江苏沭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洪沟镇在 “县西六十里”。

  • 大昆仑镇

    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十六里,昆仑山之东,孝妇河之西。明代已成为重要村镇,称为昆仑店。清初为区别小昆仑改称大昆仑。

  • 蓝渡街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蓝渡乡。清康熙 《休宁县志》 卷1: 蓝渡街 “西十三里。长一里”。

  • 松湖

    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0湘潭县: “松湖在县东二十里。环绕数里,湖旁苍松郁然。西流合于湘水。”

  • 龙溪场

    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龙溪镇。民国《余庆县志》卷1:龙溪场“距城西五十里”。1932年置镇。1958年废。1984年复置龙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