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州

东州

古时多泛称东方为东州,南、北、西方为南、北、西州。如《楚辞》:“嘉南州之炎德兮’;《战国策》:“秦穆公一胜而霸西州”;《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裴注引张璠《汉纪》:东汉郑泰称董卓“出自西州”,又说“东州有郑康成,学该古今”。


古时多泛称东方为东州,南、西、北方为南州、西州、北州。如《战国策》:“秦穆公一胜而霸西州”;《楚辞》:“嘉南州之炎德兮”;东汉郑泰称董卓“出自西州”,“东州有郑康成,学该古今”(《三国志·魏志·郑浑传》裴注引张璠《汉纪》)。


猜你喜欢

  • 休马

    民国间由白力登马族分出,驻牧地咱曲河(今青海称多县东扎曲河)流域。

  • ?冷县

    即麊泠县。 西汉占领瓯雒地区后置, 属交趾,为都尉治 (一说为交州及交趾郡初置时治所)。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东汉建武十六年 (40),其县雒将之女徵侧、徵贰姊妹自立为王,建都于此。三国吴

  • 富林镇

    即今四川汉源县。民国 《汉源县志》 卷2: 富林镇 “旧称富林营,在治南六十五里富林乡。唐、宋为阳山县,通望县治。明为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治。万历间迁入城。清康熙间定其场期,设场最早,今改为镇”。1952

  • 忽鲁谟斯

    亦译作忽里模子、忽鲁谟厮。在今伊朗东南部,旧港在米纳布附近,新港在波斯湾,口格什姆岛以东之霍尔木兹岛。《明史·外国传七》: “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其国居西海之极。自东南诸蛮邦及大西洋商舶、西域贾

  • 阿卜山

    即赛罕山。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明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经此。金幼孜《北征录》:四月初七,“发玉雪冈。行十余里,过一大坡陀,甚平旷。远见一山甚长,一峰独高,秀拔如拱揖。上指示曰:‘此赛罕山,

  • 桑觉拉山口

    一作桑久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桑觉”,藏语意为铜勺。“拉”意为山口。原属札布让宗,是自波林通往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的山口通道。

  • 东场

    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元代在盐池置常满、盐北两场,明初合并为东场。民国初并入解池场。②在今广东徐闻县西四十里迈陈。明初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迈陈。清时设徐闻营千总驻防于此。

  • 六城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南。《寰宇记》卷126舒城县:“六城在县东南六十里。按《春秋·文公五年》:‘楚人灭六’。杜预云:六,皋陶之后也,今庐江六县,即淮南王黥布所都之邑也。”

  • 方村镇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方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南有方村。(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南部。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方村,人口7230。1953年设乡,

  • 大塘隘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一百三十八里大塘。明、清为腾越越九隘之一。见乾隆《腾越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