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两河口

东两河口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河口镇。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两河口在“州南八十里”。


猜你喜欢

  • 滨江省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哈尔滨市 (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阿城、宾县、绥化、望奎、庆安、铁力、海伦、绥棱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 象江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南。《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象江 “在新淦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象江 “源出新喻县界,东流三十里,合于清江”。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之柳江。《方舆纪要》

  • 石门汛

    清置,在今广东遂溪县东三十里石门港西岸。

  • 禹穴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史记·太史公自序》: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即此。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禹穴 “高八尺,深九尺,旁镌 ‘禹穴’ 二字。穴右有

  • 羊蹄山

    即阳台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周书·裴宽传》:天和三年(568),宽为沔州刺史,“请移城于羊蹄山,权以避水”。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俗讹曰羊蹄山”。古山名。又称阳台山。在今湖北省

  • 丁青宗

    亦名穹布丁青、霍尔丁青。即今西藏丁青县。藏语意为大台地、上广。原为三十九族首邑。西藏地方政府设丁青宗。1960年与色扎、尺犊两宗合并设丁青县,驻加莫塘。1916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甲木塘。196

  • 青墩遗址

    在今江苏淮安县西北四十四里、沙岗镇东南四里。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6—1979年进行过三次发掘,发掘面积49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3—4米。可分三期: 早期接近南京北阴阳营文化,该层有木结构建筑

  • 汪吉宿灭秃里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元史·定宗纪》:元年(1246)正月,“张柔入觐于和林。秋七月,(贵由)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

  • 北和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贞观三年(629)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临泉县(今山西临县西)。贞观三年(629年)废。

  • 下肥地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民国《开原县志》图:东南有下肥地。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开原县: “县属下肥地,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户数三百,人口一千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