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丘北县

丘北县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东南部,东北角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5150 平方千米。人口44.6万。辖3镇、11乡(含5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锦屏镇。因境内暮冶峰最高,又属丘陵,县城在该峰东北,“丘”取高阜之意,故名丘北。元为维摩州地,属广西路。明属广西府,后期维摩州治迁入本县马者龙。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增置三乡县;治马者龙,后废。清康熙八年(1669年)省维摩州,复置三乡县,九年裁县,辖境分入附近府、州。雍正九年(1731年)于师宗州设州同,驻旧维摩州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师宗县丞分驻。道光二十年(1840年)改置丘北县,治今锦屏镇,属广西直隶州。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文山专区。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西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水稻、旱稻、小麦、荞麦及花生、油菜籽、甘蔗、烟草、生姜、三七。特产“丘北辣椒”、“腻脚陈酒”。为省重点林区和渔业发展重点县。工业有农机、水泥、瓷器、木材、印刷、食品加工、皮件、冶炼等。有电站。以炭公路纵贯县境。名胜古迹有曰者狮子山崖画、和尚塔、普者黑风景区、红旗水库。纪念地有中共滇桂黔工委扩大会议会址。


猜你喜欢

  • 建安

    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六十里建安。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建安驿,三十年 (1397) 置巡司。万历九年 (1581) 并裁。

  • 银场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德兴县: 银场 “在县东六十里。唐冶银处”。

  • 东川路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会泽县、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为府。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

  • 常山峪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二十里长山峪镇。清置常山峪行宫。

  • 方斗山

    即今四川东部长江南岸万县至丰都间之大山。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大山坪障蔽北境。东西绵亘五百里。青翠插空,厅城直北倚天峰(一名方斗山)为最高处,常有积雪。”在重庆市东南部、长江右岸。北起奉节县断头

  • 竹步国

    故地在今非洲索马里之朱巴河口一带。《明史·外国列传七》:“行步,亦与木骨都束接壤。永乐中,尝入贡。其地户口不繁,风俗颇淳。郑和至其地。”

  • 本当堡

    北宋置,属巩州。在今甘肃通渭县境。后废。

  • 呀?山

    在今云南安宁市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4安宁州:呀��山“在州西北五里。州之主山也。山有煎盐水”。

  • 隆城县

    西魏改仪隆县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复为仪隆县。

  • 越栅

    唐筑,在今河南郾城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 (816) 九月,“李光颜、乌重胤奏,拔吴元济陵云栅。丁亥,光颜又奏,拔石、越二栅”。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光颜、乌重胤攻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