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水
在今江西东乡县东。《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三港水“在县治东南。自金溪县北流入县界,其上源合白莲、青田二港, 因名。绕县东,又东北入安仁县境,会锦江而达余干县之龙窟河”。《清一统志·抚州府一》:三港水“至黎盆渡,合青田港水,又历田埠港,合仙岩港水,又北经东乡县东界,名田埠水,又北至饶州府安仁县界,合信水”。
在今江西东乡县东。《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三港水“在县治东南。自金溪县北流入县界,其上源合白莲、青田二港, 因名。绕县东,又东北入安仁县境,会锦江而达余干县之龙窟河”。《清一统志·抚州府一》:三港水“至黎盆渡,合青田港水,又历田埠港,合仙岩港水,又北经东乡县东界,名田埠水,又北至饶州府安仁县界,合信水”。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北牙梳山。《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翠华山”条下:“县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以形似名。险峻扼塞,啸聚所凭。”②在今江西石城县东北,与福建省建宁县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牙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长平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大业三年 (607) 改为西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柳城县置,治今河南省西华县。属陈州。大业初改名西华县。
亦作古里国。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佛,当巨海之要冲,去僧加剌密迩,亦西洋诸马头也。”
在今山东桓台县北,接博兴、高青二县界。《方舆纪要》 卷31新城县 “鱼龙湾” 条下: “又有麻大泊,在县东北五十里,为钟水之区。” 《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麻大泊 “俗名官湖,又名锦秋湖。周五六十里
亦名烧锅甸子。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 (延寿镇)。因濒蚂蜒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25: 宾州厅 “分防巡检署在玛蜒河,亦曰烧锅甸子。光绪六年建”。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长寿县。
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滇越铁路经此。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接靖边县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 塞门砦 “延州北蕃部旧砦,至道后与芦关、石堡、安远砦俱废。元丰四年收复,仍隶延州肤施县”。又《夏国传上》: 宝元元年 (1
①地区名。亦称淮右。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皖北、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史记·荆燕世家》: 汉高帝六年 (前201),立 “
1912年改南澳厅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7年移治隆澳 (今南澳县治后宅镇)。在广东省东部海面。属汕头市。由23个岛屿组成,面积106平方千米。人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长江北岸。清置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