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山
在今越南永富省东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宣化府:三岛山“在杨县境。有三峰突起”。
在今越南永富省东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宣化府:三岛山“在杨县境。有三峰突起”。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北境,萨彦岭南,为伊克克穆河北源。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北部之大叶尼塞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扎萨克图汗部乌梁海一佐领“北临贝克穆河,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
在今新疆拜城县东克孜尔镇东南十四里。建于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悬崖上。 “克孜尔”系支流河名,维吾尔语意为红色。现存二百三十六窟,是天山南麓最大的佛教石窟群。最早可能开凿于东汉,盛于南北朝,至唐代吐蕃废弃。
①北宋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江安县。《宋史·蛮夷传四》: 熙宁七年 (1074),镇压 “淯水夷” 后,提点刑狱范百禄作文 “立石于武宁砦”。即此。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6江安县: “ 《志》
即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新唐书·突厥传》:武德元年(618),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与甘州曹琼联合,“共击李轨,兵不胜,走达斗拔谷,与吐谷浑相辅车”。又作“大斗拔谷”(《隋书·炀帝纪》)
清置,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清一统志·德安府》:平林关“在随州东北上明乡。即古平林县地,当楚豫之交,最为扼要”。
1929年置,属宁夏省。治所在陶乐湖滩 (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1930年改沃野设治局。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1941年改为陶乐县。1929年由东旗鄂托克辖地析置,治陶乐湖滩(今宁夏平罗县高仁
即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祁命)。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祁命寨土千户。
又作乌丸。为东胡族一支。秦汉之际,东胡遭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部分迁居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境,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名。以游牧射猎为生。《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西汉武帝
在今宁夏惠农县西。《方舆纪要》卷62平罗所: 黑山营在 “所北八十里,永乐元年建,与镇远关相应援”。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七里河在“县西九里。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经南溪而入巢湖”。光绪《舒城县志》卷5:巴洋河(南溪)“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旧名七里沟。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