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吴市隐”。用作县尉的美称。唐李端《送赵给事侄尉丹阳》诗:“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亦泛称地方官。唐孟郊《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词语梅尉】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摩拳擦掌地等待厮杀。”见“初生之犊不怕虎”。茅盾《色盲》
同“沈约瘦”。元 王和卿《醉中天.别情》词:“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同“负米”。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老子》:“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后多用作自谦之词。比喻在名家高手面前,容易显出自己的拙劣。南朝 齐谢朓《酬德赋》:“指代匠而切偲,比治素而引喻;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骛。”【词语代匠】
同“昆明灰”。元耶律楚材《过沁园有感》诗:“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清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词语劫尘】 汉语大词典:劫尘
同“局蹐”。明徐渭《徭赋论》:“而今者每一举动,或承上片檄,则往往顾橐匣而局脊。”【词语局脊】 汉语大词典:局脊
同“及肩墙”。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士阶无等,肩墙唯浅。”【词语肩墙】 汉语大词典:肩墙
盗窃小的要遭诛杀,盗窃大的反受爵赏。《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成玄英疏:“钩者,腰带钩也。……今私窃钩带,必遭刑戳,公劫齐国,翻获诸侯。”后常用“窃钩者诛,窃
口耳相接,低声私语。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并列 彼此靠紧耳边低声交谈。邓贤《中国知青梦》:“面对台下一万多双焦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