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垂衣裳治”。前蜀杜光庭《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词语垂裳】 汉语大词典:垂裳
同“倒屣迎宾”。南朝 陈徐陵《答李颙之书》:“子桓虚坐,宁不敬期;伯喈倒屣,固以相属。”
源见“吴市吹箫”。形容流浪飘泊,生活困窘。明陈子龙《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我已歌吴市,君方备汉员。”
《宋书.谢灵运传》:“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意谓车轨各异,目的地是一致的。“异轨”,比喻法度各不相同。【词语异轨】 汉语大词典:异轨
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即身为朝官,行同隐士。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或问:‘柳下惠非朝隐者欤?’曰:‘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下禄隐。’”《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唐李贤
辛氏《三秦记》:“陇西开,其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数十万户。上有清水四注。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去长安千里,望秦川如带。又关中人上陇者,
源见“弥天对”。形容僧人修行高深。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阇寺》诗:“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同“掩耳盗铃”。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只以取诮,将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则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盗钟掩耳之
同“馀音绕梁”。南朝 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绕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词语馀妙绕梁】 成语:馀妙绕梁
见“随机应变”。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料难逃漫天圈套,管教似探囊取物,使人绝倒。”【词语乘机应变】 成语:乘机应变汉语大词典:乘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