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鲇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后因以“鲇鱼上竹竿”比喻仕进艰难。清赵翼《七十自述》诗之七:“寸寸鲇鱼上竹竿,生平一第最艰难。”


主谓 鲇鱼体表粘滑,难以向上爬行。比喻上进困难。宋·欧阳修《归田录》:“梅圣俞以诗知名……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何异~耶?’”△贬义。用于描写欲求进取但很困难。也作“鲇鱼上竹”、“鲇鱼上竿”。


【典源】 宋·欧阳修《归田录》 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今译】 宋代梅尧臣 (字圣俞) 工于诗作,很有名气,然而三十年中始终不得在馆阁中供职,直到晚年才参与修纂《唐书》,书成后未及上奏就死去了,士大夫无不为之叹惜。当初奉诏修纂《唐书》 时,梅尧臣曾对妻子刁氏说:“我去修纂《唐书》得心应手,真可说是猢狲进入布袋里了。”刁氏说:“你在仕途上,又与鲇鱼爬竹竿有什么区别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仕进之难。

【典形】 鲇鱼缘竹竿、上竿鲇、上竿鱼、上鱼竿、上竹鲇、鱼上竿、上竿头。

【示例】

〔鲇鱼缘竹竿〕 宋·苏轼《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上竿鲇〕 清·王夫之 《广遣兴》:“自是聪明途已尽,飞鱼空笑上竿鲇。”

〔上竿鱼〕 宋·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

〔上鱼竿〕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殿》之八:“朝士空怜衔鼠穴,山妻应笑上鱼竿。”

〔上竹鲇〕 宋·文珦《堪叹》:“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鲇。”

〔鱼上竿〕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词语鲇鱼上竹竿】  成语:鲇鱼上竹竿汉语词典:鲇鱼上竹竿

猜你喜欢

  • 剪叶封弟兄

    同“桐叶之封”。唐白居易《答桐花》诗:“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

  • 麻姑手爪

    同“麻姑爪”。宋沈辽《和张宝臣即元韵》:“屡出珠玉能愧奢,麻姑手爪幸见爬。”

  • 刻烛限诗

    同“刻烛催诗”。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

  • 渴骥奔泉

    《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渴骥奔泉”原是唐人形容徐浩书法体势,后用以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九《次韵张希孟凝云

  • 秘府

    宫禁中藏图书秘记之所。也称“秘阁”。《汉书.艺文志》:“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昏充秘府。”汉代以后,历朝都以秘书省掌管图书之事,所以也称秘书省为“秘府”。【词语秘府】   汉语大词典: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秀:特出。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沉灰

    同“昆明灰”。唐李百药《和许侍郎游昆明池》诗:“大鲸方远击,沉灰独未然。”

  • 三良殉穆

    同“三良殉秦”。元王虎臣《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诗:“孟明骨化蹇叔死,三良殉穆 秦民悲。”

  • 击珊瑚枝

    同“击碎珊瑚”。唐罗隐《钱塘遇默师忆润州旧游》诗:“歌敲玉唾壶,醉击珊瑚枝。”

  • 斯干之梦

    源见“梦熊罴”。指生男生女之占梦。宋苏轼《谢惠生日诗启》:“大人占《斯干》之梦,喜获嘉言。”【词语斯干之梦】  成语:斯干之梦汉语大词典:斯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