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骇人视听

骇人视听

骇:惊,吓。使人非常震惊。又作“骇人听闻”、“骇人闻见”。出自隋王劭的事迹。王劭,见后“迂怪不经”条。据载,他所编的史书常常将一些重要事件与人物遗漏,专载一些无关宏旨的奇谈怪事,文词也十分粗俗,不伦不类。因此《隋书》的作者认为,以他的资格和身份,写出这类著作,实在是“骇人视听”。

【出典】:

隋书》卷69《王劭传》1609-1610页:“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例句】:

宋·孟元老《东尔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采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奇贪异移,骇人听闻。” 清·李汝珍《镜花缘》6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听任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兼语 使人耳闻目睹后十分震惊。《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大为有识所嗤鄙。”△贬义。多用于形容使人震惊的事或物。→骇目惊心 骇人听闻 骇心动目。也作“骇人闻见”。


【词语骇人视听】  成语:骇人视听汉语词典:骇人视听

猜你喜欢

  • 鹑衣鹄面

    源见“子夏衣”。鹄面,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彳亍泮宫前。”并列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孔。形容穷苦落魄的样子。清·捧花生《面舫馀谭》:“尝见某者,

  • 濠上游

    同“濠上观鱼”。宋唐庚《梦泉》诗:“谁陪濠上游,咏携室中天。”

  • 青目

    同“青眼”。唐杨炯《祭汾阴公文》:“参两宫而承顾盼兮,历二纪而洽恩荣。郭有道之青目兮,蔡中郎之下迎。”【词语青目】   汉语大词典:青目

  • 拄颊西山

    同“拄笏看山”。元周权《信题》诗:“拄颊西山成久坐,更无尘可污西风。”

  • 亥豕帝虎

    同“鲁鱼亥豕”。宋黄伯思《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

  • 瞻云就日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后以“瞻云就日”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是以一时智谋之士,英杰之俦,无不瞻云就日,望风景从

  • 畔牢

    同“畔牢愁”。宋林逋《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词语畔牢】   汉语大词典:畔牢

  • 芙蓉剑

    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勾践有宝剑名“纯钧”,相剑者薛烛以“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后因称利剑为“芙蓉剑”。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相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词语芙蓉

  • 柳衙

    唐代长安曲江池边多柳树,排列成行,称为“柳衙”。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词语柳衙】   汉语大词典:柳衙

  • 隗始

    源见“黄金台”。以礼招贤的典故。唐刘知幾《史通.忤时》:“但今者?勉从事,挛拘就役,朝廷厚用其才,竟不薄加其礼。求诸隗始,其义安施?”亦为自赞自颂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於戏!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