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城自坏

长城自坏

宋书.檀道济传》载:晋末,檀道济宋武帝刘裕创立政权,战功卓著。宋文帝时又率兵伐魏,连战皆捷,巩固了宋家江山。檀官至司空,几个儿子才气横溢,部下亦居要职。宋文帝疑忌,借故将其杀害。临刑,檀道济“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后遂以“长城自坏”谓无故杀戮重臣,危及国家安全。元潘纯《题岳武穆坟》诗:“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清王浚《谒岳忠武庙》诗:“长城自坏天难问,半壁偏安主厚颜。”


【典源】《宋书·檀道济传》:“ (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初,道济见收,脱帻(ze) 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今译】 南朝宋檀道济在晋末时跟随刘裕 (宋武帝) 创立政权,屡建战功。宋文帝时,又率兵伐魏,连战皆捷,官至司空,威权日重。他的心腹下属,都身经百战,几个儿子又都有才气,于是遭到朝廷的疑忌,后来朝廷终于借故收捕了檀道济和他的儿子等人,并将他们处死。在道济被捕时,他把头巾掷于地上说:“这是毁坏了你家的万里长城!”

【释义】 后以此典指统治集团内部自相残杀或杀害功臣; 也以“万里长城”等借指守边的将领。

【典形】 长城、长城坏、长城隳道济、长城自坏、坏长城、江左长城、塞上长城、万里长城、自坏万里城、长城君自坏。

【示例】

〔长城〕 唐·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长城隳道济〕 清·朱彝尊《岳忠武王墓》:“长城隳道济, 大勇丧成��。 ”

〔长城自坏〕 清·王峻《谒岳忠武庙》:“长城自坏天难问,半壁偏安主厚颜。”

〔坏长城〕 清·陈伦《张循王墓》:“风波万里坏长城,三字翻称廷尉平。”

〔江左长城〕 元·潘纯《题岳武穆王坟》:“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

〔塞上长城〕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万里长城〕 唐·杜牧《夏州崔常侍少常亚列》:“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猜你喜欢

  • 兰心蕙质

    南朝宋.鲍照(明远)《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文选》卷十一)鲍照赋原作“蕙心纨质”,《幼学琼林》卷二注引作“兰心蕙质”。兰蕙同类,馨香淡雅:纨

  • 管蠡窥测

    同“管窥蠡测”。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唐以来选诗不下数十家,皆管蠡窥测,刊落靡芜,独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礼氏。”见“管窥蠡测”。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唐以来选诗不下数十家,皆~,刊落靡芜,独存

  •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元末明初学者朱升进献给朱元璋的应付时事的策略。高筑墙:指巩固后方军事。广积粮:指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要朱元璋讲究实效,不图虚名,以免成为众矢之的。朱升(1299-1370年),休宁(今属安

  • 在野

    《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意谓庶民处于乡野。后以“在野”称不居官当政,与“在朝”、“在位”相对。唐杜甫《甘林》诗:“经过倦

  • 刘晏粟

    《旧唐书.刘晏传》载:唐刘晏曾任吏部尚书,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理财有道,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江淮粮食四十万斛,以救关中。后因以“刘晏粟”称善于理财,政绩卓著。清赵翼《寿全惕庄

  • 书剑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从小胸有抱负,气度不

  • 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整顿恢复,以求再起。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连动 人马奔跑时卷起了尘土又向这边跑来了。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猛扑

  • 化鸱为凤

    《后汉书.仇览传》:“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后以“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

  • 湿红恨墨

    同“锦书封泪”。宋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词:“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 百里才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生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治中和别驾都是州刺史的助理官),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