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通家文举过

通家文举过

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思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

后汉.孔融十岁时,曾登门拜访河南尹李膺,自称是通家子弟。李膺不明,请他进来问原因。他说:您祖先李老君和我祖先孔夫子就是师友关系。后遂用为世交之典,亦称美儿童聪慧。

唐.李端《赠神童》诗:“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献五十韵以毕微志》诗:“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注:弘农公杨凭是柳宗元的岳父。


猜你喜欢

  • 鼓腹游

    《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唐.成玄英疏:“赫胥,上古帝王也……夫行道之时,无为之世,心绝缘虑,安居而无所为;率性而动,游行而无所往。既

  • 张生煮海

    元.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杂剧第二折:“张生云:‘小生潮州人氏,因为游学,在此石佛寺借寓。前夜弹琴,有一女子引一侍女来听。此女自言龙氏之女,小字琼莲,到八月中秋日与小生会约于海岸。’”“仙姑云:……

  • 谢公赏

    《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有《入彭蠡湖口》诗,极为赞赏庐山石镜,后遂用为典实。唐.鲍溶《庐山石镜》诗:“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

  • 舆诵

    舆:舆人,众人。舆诵:即“舆人之诵”,意思是众人的议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听舆人之诵。”【词语舆诵】   汉语大词典:舆诵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在落花时节,一人孑然伫立,面对微雨之中,双燕翩翩飞舞。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人的寂寥惆怅的伤春之情。语出五代.翁翃《闺怨》:“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去

  • 王烈髓

    汉刘向《列仙传.邛疏》:“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晋葛洪《神仙传.王烈》载:王烈字长休,邯郸人。嵇康(字叔夜)甚敬爱他,多次跟他学道。“烈独之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

  • 汉宫题柱

    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奉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 田郎。’”后因以“汉宫题柱”指官员仪表出众受皇上褒扬。唐李颀《寄司勋卢员外》诗:“秦地

  • 陟冈

    《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思念兄弟之典。唐白居易《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诗:“谁怜陟冈者,西楚望南荆!”【词语陟冈】   汉语大词典:陟冈

  • 不疑情

    源见“不疑偷金”。指宽容处世的高尚情怀。唐 刘兼《诫是非》诗:“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 鸣剑

    源见“虎吼龙鸣”。指有灵气的良剑。《后汉书.臧宫传论》:“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词语鸣剑】   汉语大词典:鸣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