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连璧

连璧

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连璧”又称“双璧”,“两璧相连”,常用以比喻并美的两人或两物。

晋书.夏侯湛传》:“湛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师谓之连璧。”此指才貌并美的二友。


【典源】《世说新语·容止》:“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南朝齐·臧荣绪《晋书》:“ (夏侯) 湛美容观,才章富盛,早有名誉。与潘安仁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师谓之连璧。”《晋书·夏侯湛列传》亦载。又《北史·韦孝宽传》:“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隶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连璧。”

【今译】晋代潘岳 (字安仁) 与夏侯湛皆富文才,姿容并美。二人亲密友善,每当外出,总是乘车同行。当时人们称美他们为连璧。又北周时独孤信与韦叔裕 (字孝宽) 交谊深厚,治绩俱佳,亦被人称为连璧。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同样出色的人。

【典形】 连璧、联璧、潘夏、全璧散、双璧、双连珠、同舆、湛岳、连手望安仁、白璧为谁连。

【示例】

〔连璧〕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联璧〕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潘夏〕 南朝陈·陈暄《洛阳道》:“欲知双璧价,潘夏正连茵。”

〔全璧散〕 唐·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双璧〕 明·陈子龙《送子服之维扬兼讯子退》:“徘徊慎行旅,咫尺联双璧。”

〔双连珠〕 南朝齐·陆厥《齐歌行》:“同载双连珠,合席悬河注。”

〔同舆〕 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

〔湛岳〕 宋·苏轼《书韩干二马》:“赭白紫骝俱绝世,马中湛岳有妍姿。”


【词语连璧】   汉语词典:连璧

猜你喜欢

  • 使贪使愚

    比喻用人时要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使人尽其才。又作使愚使过。出自唐岑(cén涔)文本、侯君集事迹。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jí集)阳(今河南南阳南)人。隋末肖铣自称梁王时,曾以文本为中

  • 芙蓉国

    晚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诗:“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晚唐及五代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植木芙蓉。

  • 伐木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篇是咏欢宴亲友的乐歌。它描述了友人相处的欢乐,以神灵降福于友谊来祝颂友爱之珍贵。后遂用为咏美深情友谊之典。唐

  • 连宵桑下

    源见“三宿恋”。谓久宿而生恋心。清赵执信《池上归兴》诗之一:“未免违他慈氏戒,连宵桑下苦低徊。”

  • 射穿杨叶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高超。清李渔《赠荆州李雨商太守》诗:“射穿杨叶才兼武,智察秋毫判似神。”

  • 三冬学

    源见“三冬足文史”。谓勤奋读书。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 班荆藉草

    源见“班荆道故”。又《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谓友人相聚共叙离情。元许有壬《绿头鸭.八月十四日圭塘玩月》词:“任诸君,班荆藉草,环

  • 颜公食粥

    唐.颜真卿《乞米帖》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已数月,今又罄乏,实用忧煎。”唐.颜真卿由于不善於钻营,致全家食粥。后以喻家贫之典。宋.苏轼诗集卷六《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诗,其一:“杜叟挽衣那及胫,颜

  • 贾勇

    同“贾馀勇”。南朝 宋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宋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词语贾勇】   汉语大词典:贾勇

  • 哀毁瘠立

    见“哀毁骨立”。【词语哀毁瘠立】  成语:哀毁瘠立汉语大词典:哀毁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