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误点牸母

误点牸母

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献之字子敬。……工草隶,善丹青。……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駮,音bó,黑白杂色),甚妙。”

晋.王献之为桓温书扇时,笔误落墨,便就其势画为一母牛,甚妙。后因用为咏善画的典故。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十三《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江淹《拟汤休上人》诗:“西北秋风至,楚客思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猜你喜欢

  • 阉党

    明代依附阉宦的官僚结成的党羽。英宗时王振,宪宗时汪直,都有党羽,而势力未盛。武宗时刘瑾专政,阁臣焦芳等附之,阉宦之权,始驾内阁之上。熹宗时魏忠贤专权,内外官僚,奔走门下,结党营私,陷害异己,自称儿孙,

  • 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辗转听到。 辗转听到的总不如亲眼看到的可靠。语出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春秋》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见之人斯为审矣。”《后汉书.马援传》:“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唐.

  • 星坼中台

    《晋书.文天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又《张华传》载:晋栋梁臣张华任司空时,中台星坼,其子张韪劝其告退,不听,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世人惋惜。后以“星坼中台

  • 魄兆

    《国语.晋语三》:“公子重耳其入乎,其魄兆于民矣。”韦昭注:“魄,形也。兆,见也。”后因以“魄兆”指征兆,先兆。《三国志.马良传》:“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词语魄兆】   汉语大词典:

  • 邾子投火

    《左传.定公二年》:“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小便)出。阍乞肉焉,夺之(阍人)杖以敲之。”《左传.定公三年》:“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庭,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小便焉。’

  • 解榻

    源见“陈蕃榻”。解下所悬之榻。表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唐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之作》诗:“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高兴陪登陟,嘉言添

  • 民安物阜

    阜:多;丰盛。指民众安乐、物资丰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皇太后生病,康熙皇帝去探侍,他下诏书说:我8岁登皇帝位,在位五十多年,今年已经接近七十岁了。当在位二十年时,不敢预先计算能到三十年

  • 七情六欲

    旧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七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见《净住子.净行法门.涤除三业门》。六欲:《吕氏春秋.贵生

  • 掩袂对怀王

    源见“掩鼻计”。谓对君王用衣袖掩鼻。指中了诡计。唐李白《惧谗》诗:“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 拨阮

    源见“阮咸”。弹奏琵琶。阮,阮咸,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金瓶梅词话》四四回:“吴银儿弹筝,韩玉钏拨阮。”【词语拨阮】   汉语大词典:拨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