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诚惶诚恐”是封建时代臣下上给皇帝奏章中的常用语。表示对皇帝极其尊敬,实在感到畏惧不安。后也用于含讥讽意味的不安表现。杜诗(?-38年)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汲县)人。少有才能,王莽时曾为郡功曹;更始入关,又任职大司马府,后降刘秀,任侍御史等职。建武七年(31年)擢南阳太守,轻徭薄赋,奖劝农业,“造作水排,铸作农器”。当地百姓称颂他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光武帝大封功臣时,杜诗以降臣而居高位,心中十分不安,因而上书要求让出南阳太守职位,降级使用。他说:“我的才能本来极其平庸,只是在您开创大业之时,有才能的人大多随军战斗,人才十分缺乏,才使我得受大恩。以致让许多有功之臣怀才不遇而不满,对此,我心中十分惶恐不安。”光武帝因为他有行政才干,始终没有批准他的要求。

【出典】:

后汉书》卷31第1096页,《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例句】: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恃表》“臣植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潮州刺史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并列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元·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干渎天威,臣谨~,稽首顿首。”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周梅森《沦陷》:“王学态当下明白了,心中暗自好笑,脸上却作出~的样子:‘曹……曹组长好像没别……别的意思,是不是指您在香港高……高升吧!’”△用于心情。→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 心安神泰。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词语诚惶诚恐】  成语:诚惶诚恐汉语词典:诚惶诚恐

猜你喜欢

  • 戒莫如豫

    谓戒备不如事前严密准备。《国语.晋语一》:“戒莫如豫,豫而后给。”豫,同预。

  • 春冰

    源见“虎尾春冰”。比喻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唐李群玉《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词语春冰】   汉语大词典:春冰

  • 义夫

    《后汉书.杜乔传》:“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遣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乔故掾陈留杨匡闻之,号泣星行到洛阳,

  • 逐什一

    《汉书.杨敞传》附杨恽:“报会宗书曰:‘恽幸有余禄,方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豎之事,汙辱之处,恽亲行之。’”汉.杨恽在致孙会宗信中曾说,我还有些本钱,正好贱价收买粮谷,再高价售出,谋取十分之一的利

  • 去梯

    《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之子刘琦,因不见容于后母,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刘琦请诸葛亮登楼,去其梯,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于是诸葛亮劝其效仿晋公子重耳居外发展。

  • 戚姬髡发

    《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传》:“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如意且立为赵王,留长安,几代太子者数。……高祖崩,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春且歌曰:

  • 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裘:皮袍。谋:商量。 制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却要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 比喻跟对方商量的事却极端损害对方的利益,自然办不到。语出《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

  • 操刀制锦

    源见“操刀伤锦”。喻出仕从政。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实谓枢机八座,上下三阶,岂惟缚柱鞭丝,操刀制锦。”宋王安石《贺知县启》:“操刀之能制锦,素显殊勋;弹琴之不下堂,行闻异政。”连动 比喻

  • 上知下愚

    指因先天禀赋不同而在智力程度上相差甚远的两种人。孔子认为,所有的人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种。其中“生而知之”是为“上智”,“困而不学”是为“下愚”。而在所有人

  • 否终则泰

    源见“泰否”。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斯,否终则泰。”见“否极泰来”。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词语否终则泰】  成语:否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