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诗者,志之所之

诗者,志之所之

志:思想感情。 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流露。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徐铉《邓生诗序》:“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故君子有志于道,无位于时,不得伸于事业,乃发而为诗咏。”《鹤林玉露.甲编》卷六:“杨宋卿以诗集求品题,(朱文)公答之曰:‘诗者,志之所之,岂有工拙哉!亦观其志之高下如何耳。’”


猜你喜欢

  • 掷楯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供职)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音dùn同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汉朝时,每十里设

  • 庸人自扰

    庸人:平庸的人;自扰:自己扰乱自己。平庸之人自找麻烦。出自唐陆象先语。陆象先,本名景初,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及第,历任扬州参军事、洛阳府尉、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等职。唐睿(ruì瑞)宗景云年间

  • 赤頿

    同“赤髭”。清戴璐《藤阴杂记》八:“赤頿皆赴集,白足竞骈阗。”【词语赤頿】   汉语大词典:赤頿

  • 歌喉留云

    同“歌遏行云”。宋仲并《画堂春.即席》词:“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

  • 化鹤去山林

    源见“辽东鹤”。喻弃官隐居。宋辛弃疾《最高楼.送丁怀忠》词:“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

  • 秦台一镜

    同“秦庭朗镜”。清 钱峙《端正好.于公祠万姓迎神曲》套曲:“又子见照胆秦台一镜悬,绝不株连。”

  • 阮家屐

    同“阮孚屐”。唐王维《谒璿上人》诗:“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枝。”【词语阮家屐】   汉语大词典:阮家屐

  • 曲尘

    《周礼.天官.内司服》“鞠衣”汉郑玄注:“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贾公彦疏:“云‘色如鞠尘’者,曲尘不为曲字者,古通用。”本指酒曲所生的霉菌,色淡黄如土,后因以指淡黄色。唐 谷神子《博异志.

  • 潜龙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后因以“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三国

  • 少未更事

    见“少不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