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难为言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难为言

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 比喻见多识广,眼界自高。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小,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儿女英雄传》三九回:“我还带你到一个地方儿去见一个人,保管这个人准投你的缘;这个地方儿也对你的劲。这正是: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难为言。”也单引〔观于海者难为水〕《镜花缘》八回:“行了几日,到了大洋。唐敖四围眺望,眼界为之一宽,真是‘观于海者难为水’,心中甚喜。”《儿女英雄传》一五回:“纵说是九兄,你观于海者难为水,就怕小弟说的这个人,老哥哥也不看小她不起。”


猜你喜欢

  • 宠辱不惊

    对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比喻把得失置之度外。亦作“宠辱无惊”。出自唐卢承庆事迹。卢承庆,字子余,幽州涿(今河北涿州)人。贞观年间历任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等。高宗永徽时,曾坐事贬简州司

  • 斑衣

    源见“老莱娱亲”。谓身穿彩衣学婴儿戏耍以娱父母,表示尽心孝事双亲。亦借指孝子。《南史.张裕传》:“〔张嵊〕少敦孝行,年三十余,犹斑衣受稷杖。”唐钱起《小园招隐》诗:“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词语斑

  • 相门有相

    《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谓宰相人家的后代会出宰相。亦泛指名门必出佳子弟。《南史.王训传》:“十六召见德文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主

  • 跨凤乘龙

    同“跨凤乘鸾”。明单本《蕉帕记.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并列 跨上凤,乘着龙。形容得意之形。明·单本《蕉帕记·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褒义。也作“跨凤乘鸾”。【词语

  • 菊醴

    同“菊花酒”。唐于经野《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词语菊醴】   汉语大词典:菊醴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制礼作乐,出兵征伐,由天子来决定。 古代以此作为天下有道的象征。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汉.扬雄《法言.先知》:“礼乐征伐自天

  • 华独坐

    指三国魏华歆。《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裴松之注:“华峤《谱叙》曰:……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皆出其下,人人望风。每策大会,坐上莫敢先发言。歆时起更衣,则论议欢哗。……江南号之曰‘华独坐’。

  • 明器

    古代陪葬用的器物,后称冥器。《仪礼.既夕礼》:“陈明器于乘车之西。”汉代郑玄注:“明器,藏器也。”《后汉书.范冉传》唐代李贤注:“《礼》送死者衣曰明衣,器曰明器。”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所赐的礼器宝物也叫

  • 扑朔迷离

    《乐府诗集.木兰诗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兔脚毛蓬松;迷离,指兔眼睛眯缝。在兔齐跑时即难辨其雌雄。一说,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后以“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

  • 天雨粟与地流钱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其他书中亦屡见“天雨粟”之语,此不俱引)。《新唐书.刘晏传》:“四方货殖低昂及他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