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蜀山蛇

蜀山蛇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遗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战国时,蜀王派五位力士去迎接秦国送来的五女,在梓潼,因拽巨蛇引起山崩地裂。后遂用为咏除害殉身的典故。

唐.李商隐《咏史》诗:“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拨蜀山蛇。”


猜你喜欢

  • 谷名愚

    同“谷号愚”。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诗:“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 父母在,不远游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父母健在时,儿子不能远离家乡,以尽早晚侍奉之责。此为封建社会所谓孝道。明.无名氏《霞笺记.霞笺题字》:“兄。非此之谓也

  • 鹿登台榭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亡国的破败景象。宋杨万里《云龙歌调陆务观》:“只今云散星亦散,也无鹿登台榭羊登坟。”

  • 谢客池塘

    同“谢家池”。谢客,谢灵运小名客儿。宋晏幾道《清平乐》词:“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 蓝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而被株连并遭杀戮的,当时称之为“蓝党”。该案与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之狱后,明初元功宿将已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恶( ㄨˋ wù ):厌恶,憎恶。 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明.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二卷:“孟良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某

  • 毁方瓦合

    《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后以喻屈己从众。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亦指毁弃自己的原

  • 扶风帐

    源见“绛帐”。借指讲坛,学舍。明汤显祖《牡丹亭.肃苑》:“老书堂,暂借扶风帐。”清唐孙华《岁暮饷周砾圃酒米》诗:“老谢扶风帐,穷安玉川居。”【词语扶风帐】   汉语大词典:扶风帐

  • 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何处。 不知道是哪里人。 常用以称述来历不明的人。语出《文选.张衡〈思玄赋〉》“尉庞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

  • 吠非其主

    源见“桀犬吠尧”。谓各为其主。《旧唐书.李峤传》:“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辨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述宾 跖的犬向尧吠叫,并非尧不好,就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比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