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何为法,斠若画一

萧何为法,斠若画一

萧何:汉朝开国名相。斠( ㄐㄧㄠˋ jiào ):古代量谷时,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持正、公平。一作“顜”( ㄐㄧㄠˋ jiào , ㄐㄧㄤˇ jiǎng )、“讲”、“较”。画一:整齐,一律。 古时形容萧何执法,公平持正,整齐画一。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顜,音古项反。一音较。”《汉书.曹参传》“顜”作“讲”,颜师古注引文颖曰:“讲,或作较”。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昕曰:“讲与斠同。《说文》:‘斠,平斗斛也。’斠、较通用,讲、顜皆借字。”唐.程晏《萧和求继论》:“萧和为法,斠若画一。”也单引〔斠若画一〕。《宋书.武帝纪中》:“辩方正位,纳之轨度,蠲削烦苛,较若画一。”唐.苏頲《为宋尚书谢加三品表》:“比者应践荣秩,各限格文,欲使无相夺伦,较若画一。”清.龚自珍《说中古文》:“中秘既是古文,外廷自博士以汔民间,应奉为定本,斠若画一。”


猜你喜欢

  • 高凤麦漂

    同“高凤漂麦”。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凤麦来漂。”

  • 纪昌贯虱

    同“精贯虱心”。唐李瀚《蒙求》:“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 归飞

    《诗.小雅.小弁》:“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民莫不榖,我独于罹。”《诗经》中写道:快乐的鸒(yū)鸟啊,从从容容飞回巢里。人人都过得很好,唯独我处于忧伤之中。全诗以鸟兽享自然之乐对比自己忧郁之心。后因用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语言迟钝。 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但办事要快速敏捷。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马里波《还是不谙沉默》(《长江日报》1993年3月5日):“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笑得最好的,往

  • 遮道更借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

  • 缑峰鹤

    同“缑山鹤”。《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唐享懿德太子庙乐章一》:“伊浦凤翔,缑峰鹤至。”

  • 葭思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音jiā,初生之芦苇。“蒹葭”为“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此作为表示对人怀念的典故。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只有几封信

  • 文举识

    源见“荐鹗”。孔融字文举。喻指受到识才者知遇。唐李端《酬晋侍御见寄》诗:“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 三分鼎峙

    见“鼎足三分”。《梁书·侯景传》:“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 。

  • 己所不安,勿施于人

    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