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边风

耳边风

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耳边吹过的风。比喻过耳即逝、不放在心上的话。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偏正 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话的人认为无足轻重而不放在心上的话。元·无名氏《小尉迟》1折:“你将我这口中言看成~。”△贬义。用于听话方面。→风吹马耳 秋风过耳 ↔如雷贯耳 洗耳恭听。也作“耳旁风”、“耳边之风”、“马耳春风”、“马耳东风”、“马耳风”、“西风贯驴耳”。


【词语耳边风】  成语:耳边风汉语词典:耳边风

猜你喜欢

  • 管宁栖辽海

    《三国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 刘孺明珠

    《梁书.刘孺传》:“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慎(《佩文韵府》卷七上引作‘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刘孺幼聪敏,叔

  • 爱惜分阴

    42`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陶侃传》(卷六六):“(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原是晋时陶侃劝勉别人惜时有所作为的话

  • 雷鸣瓦釜

    同“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见“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倩何人与问:‘~,甚黄钟哑?’”【词语雷鸣瓦釜

  • 祖道

    此典原意是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此处指东郭先生受任为官出行时,就有很多人来捧场为他饯行。后以此典比喻饮宴送行。东郭,复姓。齐(今山东泰山以北)人。他久在公车官署等候差使,穷困饥寒。衣鞋破烂,在雪中走路,

  • 明星玉女

    《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引《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山顶石龟,其广数亩,高三仞,其侧有梯磴,远皆见。玉女祠前有五石臼,号曰玉女洗头盆,其中水色,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后

  • 黄雀哀

    《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此(指前文所述被秦击败,楚丧失国土,自己也逃亡到阳城之事),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因是已,也是这样)。

  • 衣彩

    源见“老莱娱亲”。穿小儿五彩衣引逗父母欢心。表示尽心孝养父母。唐赵嘏《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词语衣彩】   汉语大词典:衣彩

  • 修辞立其诚

    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诚:真诚。 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语出《易.乾.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

  • 有备无患

    事先有准备,可免忧患。《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规:规劝。并列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