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羹尽栎釜

羹尽栎釜

羹(gēng耕):浓汤。栎釜(lìfǔ力府):刮锅边出声。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大嫂刮锅边出声,表示菜汤没有了,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或受到冷遇。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兄弟四人,长兄叫刘伯,刘伯早死去。刘邦卑微潦倒,曾经为躲避某事,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饭。大嫂讨厌小叔,小叔和客人来到,大嫂假装做的肉菜汤已吃完,用饭勺刮锅边,客人因此起身离去。后又看到锅里还有肉菜汤,刘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等到刘邦当上皇帝,封赏兄弟,而大哥的儿子唯独没有得到封赏。太上皇为这来说情,刘邦说:“我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厚道人。”于是便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jiá夹)侯。此典又作“厌丘嫂”、“戛釜”。

【出典】:

史记》卷50《楚元王世家》1987页:“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同“早”)卒。始高祖微时,尝辟(同“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大)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通“佯”,假装)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兄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汉高祖刘邦父亲)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zhǎng掌,长辈)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为羹颉(羹尽意)侯。”

【例句】:

宋·苏轼《哭刁景纯》:“但知从德公,未省厌丘嫂。” 宋·陆游《病中卧闻舂声》:“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斋竟始鸣钟。”


猜你喜欢

  • 梁鸿案

    源见“举案齐眉”。表示夫妻敬爱。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孟光接了梁鸿案。”【词语梁鸿案】   汉语大词典:梁鸿案

  • 流水绕孤村

    潺潺的河流环绕着孤独的村庄。 形容农村的自然风貌。语出隋炀帝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宋.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水浒全传》一五回:“吴用连

  • 仙人弈

    同“仙棋一局”。明高启《樵》诗之二:“莫看仙人弈,归来恐烂柯。”

  • 吏催租

    宋.费袞《梁溪漫志》:“谢无逸尝从潘邠老求近作,邠老答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宋潘大

  • 载酒问字

    汉代著名学者扬雄(字子云)勤奋好学,埋头著述,研究古文字功力很深。大臣刘歆之子刘棻曾从他学习古文奇字。后因病家居,家境贫寒,很少有人登门拜访。扬雄嗜好饮酒,常有求学的人带着酒肴来请教学问。钜鹿人侯芭拜

  • 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丧家之狗: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无人喂养,比喻沦落不遇的人。后也指丧( ㄙㄤˋ sàng )失了归所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所依归的人。漏网之鱼:比喻逃脱拘禁的人。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常用语。形容人狼狈

  • 一笑绝缨

    同“大笑绝缨”。宋陆游《对酒》诗:“疑其不忍去,一笑可绝缨。”

  • 煮海

    煮海制盐。据汉代刘向《世本》,黄帝之臣宿沙氏,始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词语煮海】   汉语大词典:煮海

  • 龚遂劝农

    汉代著名循吏龚遂鼓励百姓致力农桑。《汉书.循吏.龚遂传》:“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

  • 郭隗尊

    源见“黄金台”。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唐秦系《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诗:“卧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虚同郭隗尊。”【词语郭隗尊】   汉语大词典:郭隗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