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素以为绚兮(此句为《逸诗》句)。”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素,指素白的粉底,它是绘饰的基础。绚,指采色成文。子夏(即卜商)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意思是说描画文采应在素质之后,即必在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有了美好的素质,然后再加以修饰,这样便愈见其美;如果没有美的素质,而一味追求采饰,则只能是“东施效颦”,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人有了正直忠厚的素质,然后才可以学好作为社会行为道德规范的“礼”;如果没有可以造就的材质,而欲妄加雕饰,到头来也只能是“糞土之墙,不可杇也。”孔子认为子夏的思想启发了自己,从而看出这个学生很有见地,故说可以和他谈论《诗》义了。后常以“绘事后素”比喻作文章既要质朴,又应注意要有适当的文采。

全唐文》六八六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以非常之义,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邪?夫绘事后素,既谓之文,岂苟简而已哉!”


并列 绘画之事后于素功。指绘画时先以粉地为质,然后加以五彩修饰。比喻人或事物有了良好的质地后,才能进一步修饰。语出《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清·曾国藩《抄〈朱子小学〉书后》:“仲尼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其然哉?”△用于说明文饰必须以美质为基础。


【词语绘事后素】  成语:绘事后素汉语词典:绘事后素

猜你喜欢

  •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指春天绮丽的景物。下扬州:到扬州去。 在春光绮丽的三月里东下扬州。 古代形容扬州的繁华。语出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莽书生

  • 池塘春草梦

    同“池塘草梦”。元 马需庵《满江红》词:“何处池塘春草梦,谁家院落梨花月?”

  • 戊己尉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唐.颜师古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已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

  • 樊须稼

    同“樊迟稼”。樊迟名须。宋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词:“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 子猷惜此君

    晋裴启《语林》:“王子猷(王徽之)尝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又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 和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辅重臣。《魏书.任城王澄传》:“臣诚才非台躬,智阙和鼎。”【词语和鼎】   汉语大词典:和鼎

  • 任钓

    同“任公钓东海”。明汤显祖《牡丹亭.道觋》:“怕了他暗地虎布射辽丸,则守着寒水鱼钧巧任钓。”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之五:“侯鲭染指渐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 椎布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择孟光而聘,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孟光讯因,知梁 鸿有志遁隐,不喜孟光傅粉墨。孟光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

  • 周任言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国魏.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任,古之良史。言当陈其才力,度已所任,以就其任;不能则当止。”周任是古代的良臣,他认为一个人

  • 合盘托出

    谓全部显露或说出。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地部.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我很为你恳挚纯真的感情,无保留合盘托出的气度和敏锐深入的思考所打动。”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