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糠秕在前

糠秕在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的王文度和范荣期是同僚。王年少而位高,范年老而位低。走路时相互谦让。久之,“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糠,谷皮。秕,瘪的谷粒。后以“糠秕在前”戏称前行者为无用之物。

晋书.孙绰传》:“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晋书·孙绰传》:“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飏之。糠秕在前。’”

【今译】 晋代王坦之(字文度)、范启 (字荣期) 都在司马昱 (后为简文帝) 属下,范年纪大而官位小,王年纪小而官位大。一起走时,互相谦逊让对方在前头。谦让了好一会,王终于在范的后面。王对范说:“簸啊扬啊,糠秕在前。”范接着说:“淘啊汰啊,沙砾在后。”《晋书·孙绰传》亦有,谓为孙绰、习凿齿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自己的不如他人的。

【典形】 秕糠簸、秕糠前、糠秕、糠秕在前、沙之汰之、糠秕自扬簸。

【示例】

〔秕糠簸〕 清 · 王摅 《和忍翁卧疾》:“予亦厕吟坛,当为秕糠簸。”

〔秕糠前〕 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回顾惊君珠玉侧,同升愧我秕糠前。”

〔糠秕在前〕 宋·张孝祥《抚州陈知府》:“糠秕在前之愧,夫何言哉; 瑾瑜匿瑕之仁,是所望也。”

〔沙之汰之〕 唐·韦庄 《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 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词语糠秕在前】  成语:糠秕在前汉语词典:糠秕在前

猜你喜欢

  • 隍下鹿

    同“隍鹿”。王德钟《十九岁述怀》诗之二:“得失浑忘隍下鹿,餐眠应笑栅中豚。”【词语隍下鹿】   汉语大词典:隍下鹿

  • 好鹅宾

    源见“换鹅书”。指王羲之。借指王姓的人。明李梦阳《逢郏王子》诗:“岂如题凤侣?疑是好鹅宾。”

  • 顽石点头

    源见“生公点石头”。比喻道理说得透彻,令人信服。清蒋士铨《香祖楼.情转》:“陛下这番劝化,可令顽石点头、泥牛转磨矣。”主谓 形容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语本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

  • 青门灌圃

    源见“东陵瓜”。指退官归隐的田园生活。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贞》诗:“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

  • 马不入厩

    同“马愿如羊”。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马不入厩,金不入怀。”【典源】《后汉书·张奂列传》:“芜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遣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 罴梦

    源见“非熊兆”。指隐士将被征用的梦兆。元袁桷《悼章斯远》诗:“乌府先生声似钟,希年罴梦喜溶溶。”

  • 衣裁綀布

    《晋书.王导传》:“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綀数千端,鬻之不售。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綀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練遂踊贵。”綀,音shū,用粗丝织成的布。晋.王导用库中积压之綀制衣,众士效仿,綀遂踊贵,

  • 征藏史

    《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因以“征藏史”特指老聃。章炳麟《原道上》:“孔父受业于征藏史,韩非传其书

  • 玉峰醉倒

    同“玉山倾倒”。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词:“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 昭阳人

    源见“昭阳殿”。泛指得宠的后妃。宋朱敦儒《清平乐》词:“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宋刘克庄《水龙吟.林中书生日》词:“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