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其他 百足,为马陆之异名。比喻有钱有势者,根基牢固,虽然失败,亦不至立即潦倒没灭。《本草·马陆》:“释名:弘景曰:‘此虫足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描写大家庭衰败。也作“百足不僵”、“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团、家族或个人虽遇困境败落,但一时不易垮台,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假象。

百足之虫”指多足昆虫,如马陆或马蚿,皆俗称 “百足”。

死而不僵”,一般认为是 “死而不硬”,百足之虫死了也不会僵硬。训 “僵”为 “硬”,显然不确。

《说文·人部》: “僵,偃也。”“偃,僵也。”段注: “凡仰仆曰偃,引申为凡仰之称。”因此,“死而不僵”即谓 “死而不仰”、“死而不仆”。也就是 “死而不倒”之意。

为什么 “百足之虫”“死而不倒”呢?

南朝·梁·萧统 《文选·曹冏 ( jiǒnɡ) 〈六代论〉》: “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 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因其足多,故死了也不会仆倒,足多可以支撑其身。

典型的事例如 《红楼梦》第二回所言: “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外面的架子”犹如虫之 “百足”,喻指贾府当时的各种社会关系。因那些关系还在,所以贾府的败落一时还看不出来。由于 “扶之者众”,故 “死而不僵”。


【词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语词典: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猜你喜欢

  • 南斗龙光

    源见“丰城剑气”。谓直射星斗的剑光。因丰城剑之一为龙泉,故称剑光为龙光。亦比喻志士豪情。清钱谦益《读新修滕王阁诗文集》诗之一:“夜深南斗龙光起,不为干将在狱中。”

  • 壮气惊寒水

    参见:易水歌

  • 沈瘦

    同“沈约瘦”。元 王和卿《醉中天.别情》词:“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 灌水浮毬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宋文彦博,幼与群儿击毬入柱穴中,不能取,以水灌之,毬浮出。”宋文彦博幼时极为聪明,一次与群儿做踢毬游戏,毬掉入柱穴之中,别的孩子都想不出办法,文彦博往穴中灌水,毬浮上水面,遂

  • 珊瑚在网

    《新唐书.拂菻国传》:“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海中有珊瑚,觅之者以铁网布于水底,然后绞而出之

  • 三冬遽足

    同“三冬足文史”。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被玉轴之文章,三冬遽足。”

  • 槐根

    同“槐根洞”。清杨夔生《木兰花慢.金台负笈》词:“槐根,可怜梦觉,叹苍通、书礼负遗经。”

  • 角弓诗

    《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公享之。季武子赋《緜》之卒章。韩子赋《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赋《节》之卒章。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武子曰:‘

  • 班超绝域

    源见“玉关人老”。指将帅久戍边疆。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丘乃敦崇传》:“而安国徒中,郁为卿相;班超绝域,遂重生还。”

  • 八门五花

    见“五花八门”。《虞初新志·孙嘉淦<南游记>》:“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词语八门五花】  成语:八门五花汉语大词典:八门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