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狼衔衣

白狼衔衣

唐.李延寿撰《南史.王懿传》:“王懿字仲德……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含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

“白狼衔衣”的故事,发生在王懿与后燕慕容垂军交战失利败退时。古人迷信,以“白狼”为吉祥物。故旧时将“白狼衔衣”作为“天助有德”的典故。

晋.郭璞《白狼赞》写道:“矫矫白狼,有道则游。”


猜你喜欢

  • 硕鼠

    《诗.魏风.硕鼠序》:“《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后遂用作重敛之下,民不聊生的典实。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但闻歌《硕鼠》,无复咏《甘棠》。”

  • 种玉蓝田

    源见“种玉”。蓝田古以出产美玉出名。种玉于蓝田则长得其所。因以“种玉蓝田”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从今后天长地远,还愿取,还愿取种玉蓝田。”述补 古代蓝田以出产美玉闻名。在蓝田

  • 三哺

    同“吐哺握发”。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五十韵》:“重士过三哺,轻才抵一铢。”

  • 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

    惠子:名施,春秋战国时人,为梁相,与庄子为友。这里泛指挚友。 常用作书信中的客套语,表示在知心朋友而前,说话可以随随便便,无所顾忌。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 相对如宾

    同“相敬如宾”。清李渔《慎鸾交.赠妓》:“我和他呵,避瓜防李,终朝相对如宾。”见“相敬如宾”。明·张岱《天保九如》:“齐眉举案,~。”【词语相对如宾】  成语:相对如宾

  • 一铃独鸣

    《晋书.艺术.佛图澄传》:“能听铃音以言吉凶,”…(石)勒时之年,天静无风,而塔上一铃独鸣,澄谓众曰:‘铃音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既而勒果死。”晋僧佛图澄能听铃音以卜吉凶,莫不应验。石勒死之年,

  • 季札挂剑

    指季札重友谊、讲信用,为亡友挂剑,以示追悼纪念。后以此典比喻守诺重信,始终不渝;也用以悼念凭吊亡友。季札,又称公子札,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四弟,多次推让君位,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

  • 唼血

    同“歃( ㄕㄚˋ shà 霎)血”。古人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守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又《汉书.王陵传》:“始与高祖唼血而盟,诸君

  • 圣人

    同“圣人酒”。宋杨万里《和萧伯和春兴》:“圣人枉索方兄价,我与贤人也一中。”【词语圣人】   汉语大词典:圣人

  • 山翁醉

    同“山公醉酒”。唐温庭筠《题友人池亭》诗:“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山翁醉,曲米能消杜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