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猜你喜欢

  • 童乌

    汉.杨雄《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杨雄的儿子童乌,九岁能与父亲讨论《太玄》,早卒。后因以“童乌”作为聪明灵慧而夭折的典故。三国.魏.嵇康《重作四言诗》:“颜回短折,

  • 鲁诸生

    《史记.叔孙通列传》:“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

  • 宜辽弄丸

    同“宜僚弄丸”。《淮南子.主术训》:“市南宜辽弄丸,而两家之难,无所关其辞。”

  • 龟支床

    源见“支床龟”。形容幽居冷寂。宋陆游《幽兴》诗:“龟支床稳新寒夜,鹤附书归旧隐山。”

  • 穷原宪

    同“贫原宪”。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他有的是断简短编,花柳中穷原宪。”

  • 缑峰鹤

    同“缑山鹤”。《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唐享懿德太子庙乐章一》:“伊浦凤翔,缑峰鹤至。”

  • 乘秦凤

    源见“乘鸾”。喻求得佳偶。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欲乘秦凤共翱翔。”

  • 淡若水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晋.郭向注:“无利故淡,道合故亲。”庄子以君子之交淡若水来形容交友不因利,道同志合为高尚之意。后遂用为道义之交的典故。唐.

  • 春草池塘

    源见“梦惠连”。称有神来之笔的美文。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一:“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 荆枝茂

    周景式《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据《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传说将要分家的三兄弟,见到三棵荆树同株茂盛而改变了分家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