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

原比喻徒具虚名,而于实际并无补益;后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卢毓(?-257年),字子家,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末,以才学见称于世,初应曹操之聘为丞相法曹议令史,入魏为吏部郎。明帝曹睿时迁侍中,旋擢吏部尚书。他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极谏,明帝十分钦服。让他选拔人才接替他侍中的职务,并要求此人和他的为人一样。卢毓选拔了明帝比较熟悉的郑冲。明帝让他举荐自己所不知道的人,于是卢毓又推荐了阮武、孙邕。明帝最后选定了孙邕。当时朝中有诸葛诞、夏侯玄、邓飏等人,只重清淡,不务实际,明帝很是厌恶。在选拔中书郎的时侯下诏说:“能否得到称职的中书郎,就在于卢毓了。选举人才时不要只看他的名声,名声如同画在地上的饼,是不能吃的。”

【出典】: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卷22第651页:“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例句】:

宋·赵蕃《晚行田间书事二首》其二:“我生饱识田家趣,只坐无田归计迟;纵是无田佣可得,莫将画饼欲充饥。” 明·施耐庵《水浒传》51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连动 语本《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①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唐·冯用之《权论》:“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矣。”△用于形容事物的状态。②比喻凭借空想自我安慰。[例]她懂得用“画饼充饥”的方法冲淡经济拮据的现状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快。△多用于形容生活态度。→望梅止渴。也作“充饥画饼”。


【典源】《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今译】 三国魏明帝时,有些名士喜欢沽名钓誉,明帝很厌恶。当时要选拔中书郎,明帝下诏说:“得不得到人才,在于卢毓。选拔不要根据名气大小,名气如同画在地上的饼。是不能吃的。”

【释义】 后以此典指虚有其名,无益实用。

【典形】 充饥画饼、画饼、画饼充饥、画地饼、画地为饼、虚名画饼。

【示例】

〔充饥画饼〕 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便是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因甚顷刻休?”

〔画饼〕 唐·元稹《钱重物轻议》:“若更将广引古今,诞饰词辩,有齐画饼,无益国经。”

〔画饼充饥〕 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 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画地饼〕 宋·黄庭坚《饮润父家》:“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

〔虚名画饼〕 宋·陆游《酒熟醉中作短歌》:“虚名一画饼,陈迹几刍狗?”


【词语画饼充饥】  成语:画饼充饥汉语词典:画饼充饥

猜你喜欢

  • 吮卒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后因以“吮卒”为将官爱兵之典。明徐渭《龛山凯歌》诗之八:“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词语吮卒】   汉语大词

  • 索郎

    源见“白堕酒”。即桑落。索郎切桑,落桑切郎。宋王洋《以面换祖孝酒》诗:“若论本是同根物,好遗桄榔换索郎。”【词语索郎】   汉语大词典:索郎

  • 止谈风月

    也作“莫谈公事”。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徐勉(466-535年),字修仁,南朝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人。官至尚书仆射、中卫将军、中书令等。幼孤贫好学,6岁做祈霁(jì剂,雨止天晴)

  • 爰居厌鼓钟

    源见“鲁禽情”。形容任情适性之人无法忍受俗世功名的束缚。清 邵锦潮《喜晚香辞幕府归》诗:“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爰居厌鼓钟。”

  • 系其尾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问同曰:‘起事者谁?’同曰:‘梁、赵。’后曰:‘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赵王伦使齐王同入殿废后。贾后问谁是主谋,并说系狗不应系

  • 建安吟

    借指杰出的诗作。唐孟郊《赠竟陵卢使君虔别》诗: “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 参见:○建安作

  • 子瑕心

    源见“分桃”。指忘情的忠实之心。南朝 梁萧纲《桃花曲》:“何须论后实,怨结子瑕心。”

  • 众铄

    同“众口铄金”。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众铄金须化,群排柱不支。”【词语众铄】   汉语大词典:众铄

  • 门挂弧

    同“门前弧矢”。宋张耒《病臂比已平独挽弓无力客言君为史官何事挽弓戏作此诗》:“但惭未使杯安肘,犹负当年门挂弧。”

  • 尺书双鲤

    同“尺鲤”。清 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屡书来索诗以纪当时之事今春复申前约距亡日仅浃旬耳》诗之二:“斗酒只鸡追夙约,尺书双鲤剩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