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申眉头

申眉头

南史.王玄谟传》:“王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人。……帝(刘骏)知其虚,驰遣主书吴喜公慰抚之。又答曰:‘玄谟启明白之日,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聊复为笑,想足以申卿眉头耳。’玄谟性严,未曾妄笑,时人言玄谟眉头未曾申,故以此见戏。”

孝武帝刘骏写给王玄谟的书信中,开玩笑说他已经七十岁的人了,还要干什么呢?不如舒展一下眉头,寻找些快乐为好。后以“申眉头”喻人要乐观之意。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九《无题》:“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此反用“申眉头”之意。


猜你喜欢

  • 兔起鹘落

    如兔跃起,鹘( ㄏㄨˊ hú 胡)冲下,形容动作极为敏捷。也用以比喻作书画矫健、写文章下笔迅捷。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

  • 随步金莲

    源见“金莲步”。指南朝 齐 东昏侯为潘妃行地贴上的金莲花。极言其生活淫逸奢侈。宋贺铸《好女儿.绮筵张》词:“记六朝、旧数闺房秀,有长圆璧月,永新琼树,随步金莲。”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太甲中》(卷二):“王(太甲)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逃脱),’”商王太甲无道,贤相伊尹将他放逐,三年后太甲

  • 事半功倍

    用力小而收效大。《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六韬.龙韬.军势》:“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 岁杪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后因以“岁杪”指年底,岁末。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词语岁杪】   汉语大词典:岁杪

  • 缉柳

    缉(jī机):编织。也作“编柳”,即把用柳木制成的木片编结成书简。王僧孺(465-522年)字僧孺,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仕齐、梁,官至御史中丞。幼年聪慧,家贫,经常给人抄书来赡养母

  • 朝三暮二

    源见“朝三暮四”。形容主意多变。《西游记》五九回:“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词语朝三暮二】  成语:朝三暮二汉语大词典:朝三暮二

  • 凤客

    源见“琴挑文君”。借称风流才子。唐卢仝《卓女怨》诗:“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

  • 令威丁

    源见“辽东鹤”。指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故里的丁令威。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襄王薄行迹,莫学令威 丁。”

  • 馀肉

    源见“陈平分肉”。指祀社神后的肉。唐刘言史《嘉兴社日》诗:“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汉书.霍去病传》:“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