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甘雨随车

甘雨随车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意谓甘雨随公车而至,以解一境旱情。后因以“甘雨随车”用为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的典故。唐.骆宾王《上兖州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主谓 《太平御览》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处,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以解一境之旱。”后用“甘雨随车”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褒义。用于称颂吏治之语。


【典源】《太平御览》卷十引吴·谢承《后汉书》曰:“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二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后汉书·郑弘列传》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旧唐书·颜真卿传》:“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辨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今译】 后汉时百里嵩任徐州刺史,境内大旱,百里嵩出行巡视,甘雨随之而下,有三个县的父老上言:“我们也都是公的百姓,为什么不去我们那里?”于是回车巡视,雨又随车而降。后汉郑弘为地方官时,治政清平,天旱出巡,也随车下雨。唐代颜真卿任监察御史,五真地方有冤狱,很久不能平反,颜真卿去,辨清冤情,天正旱,立刻下雨,当地人称为“御史雨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员等施行仁政,政绩卓著。

【典形】 按部雨、甘雨车行、甘雨随车、 决狱天雨、 灵雨随车、 随车甘雨、随车雨、随御史轩、停车待雨、行雨随轩、一车甘雨、雨随车、随车之泽、行车随春雨、千雨翟车、洗车雨。

【示例】

〔按部雨〕 清·汤斌《赠吴湖州》:“按部雨余香稻晚,课农花发晓云轻。”

〔甘雨车行〕 宋·柳永《永遇乐》:“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甘雨随车〕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

〔决狱天雨〕 元·揭傒斯《故中宪大夫苏公志道哀词》:“决狱天乃雨,凶年化丰岁。”

〔灵雨随车〕 唐·柳宗元《韦使君黄黄祈雨见招》:“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随车雨〕 南朝梁·庾肩吾《从驾喜雨》:“复此随车雨,民知天可安。”

〔随御史轩〕 宋·苏轼《次韵詹适宣德》:“归去多情雨,应随御史轩。”

〔停车待雨〕 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丘乃敦崇传》:“清不置水,明非举烛,乃是入境移风,非直停车待雨。”

〔行雨随轩〕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粟,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而已哉。”

〔一车甘雨〕 唐·罗隐《送郑州严员外》:“满扇好风摇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雨随车〕 金·元好问 《段志坚画龙》:“怪得堂堂髯御史,平生长有雨随车。”


【词语甘雨随车】  成语:甘雨随车汉语词典:甘雨随车

猜你喜欢

  • 月老

    源见“月下老人”。指媒人。《水浒传》一〇四回:“小子乘着吉日,特到此为月老。”清 梁国正《温柔乡记》:“悦美少年,往往发情止礼,胥听月老处分,即相从定情。”【词语月老】   汉语大词典:月老

  • 汪洋叔度

    源见“叔度陂湖”。指器宇胸襟宏伟的人。清 陈栋《端正好.题黄心庵来禽书屋填词图》套曲:“你本是无双江夏怎不夺天工巧,汪洋叔度怎不擅天才妙?”

  • 分金管鲍

    源见“管鲍交”。借指友谊深厚、彼此知心的朋友。元 孟汉卿《魔合罗》二折:“更做道钱心重,情分少,枉辱没杀分金管 鲍。”

  • 千里论交

    源见“吕安题凤”。指结交的远方朋友。宋苏轼《次韵答孙侔》:“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 怀印

    源见“鹊石”。咏鹊。唐苏颋《咏礼部尚书庭后鹊》:“怀印喜将归,窥巢依且恋。”

  • 变火

    源见“清明火”。指古代随季节变化,用以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隋书.王劭传》:“〔王劭〕曰:‘臣谨按《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

  • 缑峰鹤

    同“缑山鹤”。《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唐享懿德太子庙乐章一》:“伊浦凤翔,缑峰鹤至。”

  • 川壅必溃

    《国语.周语上》(卷一):“(周)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消除)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

  • 再衰三涸

    同“再衰三竭”。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见“再衰三竭”。【词语再衰三涸】  成语:再衰三涸汉语大词典:再衰三涸

  • 愧惠连

    参见:惠连清兴